2015-2016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高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25小题)
1、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 . ③②①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①②③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3、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 寒冷时出现寒颤
B . 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 .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减少尿的生成,以减少水的排出
D . 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相应抗体以清除抗原
4、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 . 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 . 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 .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B .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C .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并垂体释放
D . 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6、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
A . 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 . 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C . 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 . 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7、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
B . 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
C . 血糖氧化分解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
D . 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8、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 .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 . 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内也有神经递质
D .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9、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
B . 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C . 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则没有
D . 病毒侵入机体后,只依靠体液免疫将其消灭
10、荷兰学者Frits.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 . 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 . 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 . 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 . 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11、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B . 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 . 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D . 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12、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
A . 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 . 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D . 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一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
13、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 .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 .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
D .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生命活动进行分级调节
14、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 .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 . 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15、分析如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肝细胞、甲、乙三处O2浓度大小:乙>甲>肝细胞
B . 乙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0.8~1.2g/L
C . 丙中生活着大量的免疫细胞
D . 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16、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B .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
C . 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 .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17、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 . 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 . 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 . 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18、在人工控制的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燕麦胚芽鞘中(尖端以下)生长素含量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可以说明( )
A . 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 . 光照促使生长素向下运输
C .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 . 光照可破坏已合成的生长素
1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
B .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C . 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D . 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写字看书,其受损部位是S区
2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 . 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的芹菜,可提高产量
C . 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
D . 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
21、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 . 赤霉素、脱落酸
B .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 . 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 . 赤霉素、乙烯
22、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弱
B . 体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 . 接种牛痘的人终生不患天花是因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
D . 淋巴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的
23、科学家做过如图试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图);另一试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试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
A . 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 . 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 . 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 . 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24、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A . a和b
B . b和a
C . b和c
D . c和b
25、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
①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②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③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④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二、解答题 (共3小题)
1、如图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甲细胞是 ,其成熟的场所是 .
(2)实线部分表示的免疫过程属于 免疫,记忆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将迅速 ,产生大量的乙细胞.乙细胞是 ,其分泌的物质戊是 ,物质戊的化学本质是 .
(3)虚线部分表示的免疫过程属于 免疫,其中丁细胞为 .
(4)甲乙丁三类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当人感染了酿脓链球菌,常会引起免疫系统将自身的心肌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从而使人患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病属于 病,有人吃了海鲜呕吐,接触花粉出现荨麻疹,这种表现称为 反应.
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中所画人体反射弧由左图中五个部分组成,其中⑤结构的名称是 ,能产生兴奋,并能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 .
(2)当②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兴奋向前传导,②处恢复 电位.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而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3)如图中能构成内环境的是 (填序号),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网络;与⑥相比,⑦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C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序号).
3、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 ,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促进根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 .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效应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为 .
(4)缺氧会严重阻碍生长素在植株的运输过程,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