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空气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

 CO2具有酸的性质

 B

 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振荡

 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稀H2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H2SO4和NaOH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冷却CuSO4热饱和溶液

 有晶体析出

CuSO4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A . A B . B C . C D . D
3、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 . 气密性检查 B . 添加试剂 C . 制取并收集气体 D . 气体验满
4、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状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利昂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B . 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 .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质后,可在常温常压下使二氧化碳挥发除去 D .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
5、科学家们研制了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占70%,氧气的含量约占20%以上,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非常接近空气的比例。飞船能根据仪器实时检测各种气体的含量并自动调节各种气体成分,同时将有毒的气体过滤掉,始终保证飞船内的空气适合航天员呼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在自然界中是必不可少的 B . 在航天飞船上,应把空气中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航天员的呼吸 C .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不变的,不随地域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D . 空气中的氮气对人类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中可以没有这种气体
6、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Y,M均为纯净物 B . X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 . 硫在Y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 灯泡和食品包装中均可充入X作为保护气
7、下列对有关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B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铁丝一放入氧气中,就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8、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9、下列关于产生氧气的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B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0、下列现象不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   )
A . 海拔越高氧气的含量越少 B . 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C .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 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
11、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C . 点燃H2等可燃性气体,先要验纯,确定纯净后再点燃 D . 用CO还原CuO时,先向盛CuO的管内通CO一会儿,再加热CuO
12、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B . 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 C . 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 , 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 .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13、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主持人柴静自费百万元拍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传播.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 PM2.5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损害最大 C . 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D . 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二、综合题(共7小题)

1、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小金模仿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制取Na2S2O5

已知:A中发生的反应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B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2)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浓硫酸不宜过快,理由是      

(4)该实验开始滴加浓硫酸时,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若忘记这一操作,新制取的Na2S2O5产品中会混有Na2SO4杂质,这与O2      有关(填化学性质)

2、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暧已得到公认,控制大气中CO2含量刻不容缓。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      。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科学家提出首先用某些溶液来吸收CO2 , 从而将CO2从工业尾气中“捕捉”出来,适合“捕捉”CO2的溶液有      。(写出一种)

(3)一些城市在大型建筑物的屋顶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      

(4)假定一台空调使用时的平均功率为2千瓦,我们每天少使用空调1小时,据表计算,一个月(以30天计),可减少CO2排放      千克。

项目

使用量

CO2排放量(千克)

家庭用水(米3)

1

0.93

家庭用电(千瓦时)

1

0.96

家用天然气(米3)

1

2.77

3、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      
(2)实验中可观察到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进行氧气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序号).

(2)实验中,用装有一定量水的集气瓶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进一步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5只容积均为100毫升的集气瓶,分别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5只集气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以相同方法完成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第一组

第二组

集气瓶编号

A

B

C

D

E

A

B

C

D

E

集气前装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毫升)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①第一组实验D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②经计算,第二组实验C瓶的氧气体积分数为48.65%,由此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只能是48.65%”的结论,对此结论和过程进行评价:      

5、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      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6、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试验,请回答:


(1)甲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2)乙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丙实验中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的      (填物质化学式)质量总和.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2)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2)
A . 燃煤火力发电 B . 治理工地扬尘 C . 露天焚烧垃圾 D . 使用氢能源汽车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科学家正在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转化为水和甲烷(CH4),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哪些事实可证明空气中含有下列物质:

①二氧化碳:      ②水蒸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空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