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人体的感觉》单元测试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 )
A . 舌根
B . 舌尖
C . 舌两侧
D . 舌的全部区域
2、人的感官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人在感冒时,对气味就没有健康时敏感。这是因为( )
A . 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 . 嗅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递到大脑
C . 产生嗅觉疲劳
D . 感冒影响了嗅觉细胞对气味的敏感度
3、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象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 . 角膜、视网膜
B . 晶状体、视网膜
C . 视网膜、脉络膜
D . 视网膜、大脑皮层
4、人的内耳是由什么组成的( )
A . 鼓膜、鼓室、听小骨三部分
B . 鼓膜、半规管、前庭三部分
C . 鼓膜、鼓室、半规管三部分
D . 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
5、舌能辨别的基本味道是( )
A . 酸、甜、苦、辣、咸
B . 酸、甜、苦、咸
C . 酸、甜、辣、咸
D . 酸、甜、苦、辣
6、舌能辨别的基本味道是( )
A . 酸、甜、苦、辣、咸
B . 酸、甜、苦、咸
C . 酸、甜、辣、咸
D . 酸、甜、苦、辣
7、盲人“看”书时,依靠皮肤中的( )
A . 热觉感觉器
B . 触压觉感觉器
C . 冷觉感觉器
D . 痛觉感觉器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眼球附属结构的是( )
A . 泪器
B . 眼睑
C . 睫毛
D . 睫状体
9、智能手机的出现造就了低头族,导致人群近视率急剧增加,下列关于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看得清远处的物体
B . 晶状体曲度变大
C . 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D . 眼球前后径变小
10、下列选项中,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情况是( )
A . 鼓膜破损
B . 听小骨损坏
C . 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D . 半规管受损
11、某人被小刀划破皮肤流出了鲜血,则小刀至少已经伤及皮肤的哪一层( )
A . 表皮角质层
B . 表皮生发层
C . 真皮
D . 皮下组织
12、用尖锐的东西挖耳屎容易导致耳聋,原因是( )
A .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伤
B . 听觉神经受损
C . 耳蜗内听觉中枢受伤
D . 鼓膜、外耳道受损
13、在2016年1月22日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如何破解学生近视率高发的问题成为了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下列关于近视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会造成真性近视
B . 晶状体的曲度因过度调节而过大会造成假性近视
C . 近视眼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
D . 近视眼可以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14、医生给病人进行肌肉注射时,为减轻病人的疼痛,针应尽快通过皮肤的( )
A . 角质层
B . 生发层
C . 真皮层
D . 皮下组织
15、小科周末和同学相约去影院看电影,当她们刚从影院出来时会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好了。这时瞳孔的变化是( )
A . 由大变小
B . 由小变大
C . 大小没有变
D . 无法判断
16、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 )
A . 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
B . 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
C . 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
D . 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
17、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 . 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 . 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 . 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 . 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18、目前,中学生患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预防近视,珍爱双眼。就需要注意用眼卫生,了解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了“眼与视觉”一节后各自的观点,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 . 甲同学认为脉络膜颜色较浅,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B . 乙同学认为睫状体内有含较多平滑肌,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C . 丙同学认为巩膜白色、坚韧,能支持、保护眼球
D . 丁同学认为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
19、老年人“耳背”,只有大声说话,才能勉强听清楚;其病变部位可能是( )
A . 鼓膜或听小骨
B . 听小骨或耳蜗
C . 耳蜗或鼓膜
D . 听神经或听觉中枢
20、眼睛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1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
B . 2的大小可通过8来调节
C . 3过度变凸可导致视野模糊
D . 5上的感光细胞与视觉形成有关
21、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的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睛和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视网膜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B . 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
C . 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 . 病菌从咽鼓管进入中耳会导致中耳炎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 传到 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通过 传到 ,刺激 内的 ,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 ,传到 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人体的嗅觉感受器位于 上,而味觉感受器则位于 上。
3、如图是人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结构是 和 。
(2)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在 内。
(3)由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是通过 传到 的相关区域形成听觉。
4、根据皮肤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 。
(2)在炎热的夏季,大量分泌汗液以调节体温的是 。
(3)在寒冷的天气,能使汗毛竖起来的是 ;
(4)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 内。
(5)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而其中又含有 ,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5、如图为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外界光线首先穿过的是透明的[ ] ,若其发生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
(2)眼球结构中的[ ]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能折射光线。若其凸度过大,形成的物像会落在[ ] 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就是近视眼。
(3)现在近视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应如何预防近视? 。(写出一种措施即可)
6、如图为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7、每年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遵守交通规则应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属于 反射,形成视觉的感受器位于[ ] 上。
(2)红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 ] 的折射,形成物像。
(3)夏季晴朗的正午,光线较强,此时司机会放下遮阳板,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同时通过调节[ ] 的大小,减少眼睛的进光量。
(4)“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司机听到救护车的鸣笛声时,要主动让出道路。鸣笛声的声波引起的振动在中耳和内耳的传导过程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最终听觉在[ ] 形成。
(5)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最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 ] 。
三、分析解答题(共2小题)
1、人如果没有痛觉。对身体是有害还是有益?为什么?
2、你在进餐时,能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荣的味道,手能感受到饭菜的温热,同时还可以与家人谈话。请你说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种感觉产生?它们分别与哪些感觉器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