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3.3俄国改革 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巩固(共9小题)
①加强中央集权 ②扩大军事力量
③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 ④禁止地主买卖农奴
①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②农奴有了地,却无钱买种子
③地主不能任意买卖农奴
④地主与农奴的矛盾彻底解决
下面是l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这张表中的数据可以说明( )
①机器生产在俄国的出现始于1860年
②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③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④农奴制改革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奴。
材料二《解放农奴宣言》规定:农奴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材料一 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颁布!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在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希望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待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材料二 俄国棉花加工和冶铁统计数据表
二、拓展提升(共1小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中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奴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奴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l860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