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七单元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 . 导致了农民两极分化严重 C . 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 D . 政府采取了措施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投资
2、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 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 .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 .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 .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成立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     )

A . 主要由农民阶级构成 B . 是由封建地主单独组成 C . 掌握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 D . 在卫生和教育及经济领域发挥了作用
4、下图是反映俄国1861年改革的漫画。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①“文明的火炬”与废除农奴制有关

②改革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③“文明”的传播主要靠沙皇专制的推动

④“文明”进程的方式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5、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废除了农奴制度              B . 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C . 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 .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6、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对上层建筑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    )

①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机关的改革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④设立银行,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7、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

A . 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 . 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 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D . 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
8、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

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④沙皇专制有增无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9、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享誉盛名,却未能逃脱暗杀的结局,因为(   )

①改革都会有巨大的阻力  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彻底“解放者” ③他的改革措施没有适应历史发展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④
10、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下列有关其政治体制变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 . 机构由选举产生, 无财产限制 C . 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 进入自治机构 D . 自治机构在经济、政治、卫生及教育领域发挥作用
11、某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有历史学习小组讨论俄国农奴制改革,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他们这么认为的原因有(   )   

①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③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④它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2、1861年前,俄国一农民有一诉讼案件,将怎样处理(   )

A . 实行公开审判 B . 可以请律师 C . 按等级进行审理 D . 可由陪审团陪审
13、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其真正含义是(   )

A . 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 . 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C .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D . 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发生的
14、俄国在城市中的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

A . 要在同一法院进行审判 B . 要依照同一法律进行审判 C . 对应不同的等级进行审判 D . 要遵循同一程序进行审判
15、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

A . 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B . 实施西方的法律制度 C . 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专制统治 D . 缩小与西欧国家的差距
16、19世纪俄国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卡维林说,借着改良道路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似乎就可以在500年内使俄国“一帆风顺地繁荣下去”。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是贵族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的产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俄国农奴制改革完整全面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 . 俄国农奴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并实施的 D . 俄国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牺牲了农奴主的切身利益
17、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

A . 农村贫富分化加剧 B . 新生产工具的推广 C . 一些富农、地主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D . 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18、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在这一改革中(   )

①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②司法改革随着《司法章程》的推行,法律得到普及

③地方自治改革后,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④ 改革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和认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19、农奴制度对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    )

A . 农奴生活非常贫困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B .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利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C . 农奴制度维系着自然经济 D . 农奴掌握的社会财富不利于工业投资
20、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成分 B . 1861年后,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C . 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总体上超过美国和西欧国家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材料二  农奴制度废除后,沙皇政府又在其他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1864年,在省、县都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1870年在城市建立杜马和自治局……(但是)自治机构受到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政治案件往往由行政部门处理,被捕的革命者不经审判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些事实表明,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刺杀。

请回答: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影响的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 40—50个劳动力。

                   ——吴清修、王玲《俄国废除农奴制原因的再思考》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材料三

材料四  欧洲三国人均GDP(单位:元)

国家

1870年

1913年

法国

1 876

3 485

英国

3 191

4 921

俄国

943

1 488

                   

                        ——安格思 麦迪森(英)《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五  沙皇政府不关系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因此,俄国农业落后,农民负担沉重,购买力低下……

                          ——杨甘霖《大国崛起专题学习与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19世纪60至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三,指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处境,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3、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 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人说)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土地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 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即有时不严格地称之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许多同时代的人,普遍坚持认为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三 十九世纪后期,俄国一批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他们自称人民的“精粹”,形成俄国的民粹派,其中的一部分人在七八十年代对亚历山大二世展开不断的追杀。1881年,这位“解放者”被炸 弹炸死。

——摘自人民版教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文明”的内涵。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2)请你评论材料二的观点。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解放者’遭到暗杀”的看法?
4、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 1861年2月 19 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民改革宣言和 19个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庄严宣告度除农奴制度,具体规定了农民摆脱农奴依附关系的条件。

    1864年1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省和县地方自治机构法令》,开始了地方自治机构的改革。

1863年 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1864年6月 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

1864年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

1870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即由选举产生的城市杜马(议会)。

1873年1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由陆军大臣米留京起草的《全国义务兵役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全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 1864年的第三项改革是制定了设立“人民”小学的法律.这类学校可以由私人或公共团体创办。在地方自治会的教育委员会的管理下,它们将提供“实用的”教育,以俄语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另外实行中学的新体制,名义上废除了入学的阶级限制。并按照欧洲通常的办法分为“语法”学校和“现代”(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学校。

——(英)伯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根据1864年法令,内务大臣和省长有权中止“凡与法律和国家利益相抵触” 的地方自治会议通过的决议。从1866年起,政府开始通过立法限制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内务部和参政院颁布了一系列通告和“解释”,授权各省长拒绝批准他们认为“不可靠” 的地方自治局选举出来的领导人,使地方自治局的职员完全处在政府机构的控制下。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分析俄国在教育上的改革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四,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在地方自治方面的改革。
5、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两幅材料各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
(2)图中“文明的火炬”指的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又说明了什么?
(3)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七单元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