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洞头县六校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

1、当年明月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可能出现在这篇作品中的是(    )

A . 废丞相、创内阁 B . 设立军机处 C . 修建避暑山庄 D . 可以看到京剧表演
2、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谈到中西文化时这样说:“当欧洲行将走出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步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与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光亮和崛起时,中国却步入了文化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以下史实最能体现当时这种文化专制的是(    )

(1)
A . 独尊儒术 B . 创设科举制 C . 焚书坑儒 D . 《四库全书》的编撰
(2)明清的文化专制遭到当时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黄宗羲  ②徐光启   ③ 李贽   ④孟德斯鸠

(2)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3、1793年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曾两次觐见乾隆皇帝。此后他扬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马戛尔尼何以透过乾隆盛世辉煌的表象发出如此预言?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这段话反映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历史的阶段特征是(    )

(1)
A . 帝国的繁盛 B . 农耕文明的繁盛 C . 近代前夜的危机 D . 近代的曙光
(2)造成“破败不堪”局面的原因是清朝统治者(    )

①加强专制统治   ②推行文化专制     ③强调工商皆本  ④实行闭关锁国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是指清初以来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是(    )

①努尔哈赤         ② 康熙        ③雍正        ④乾隆

(3)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所指的“近150年间”西方社会先后经历哪些变革(    )

①文艺复兴    ②科学革命     ③启蒙运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

(4)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谁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    )

A . 迪亚士船队 B . 麦哲伦船队 C . 达·伽马船队 D . 哥伦布船队
5、李东同学在复习课上将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位(    )

A . 工业革命 B . 资产阶级革命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冲破思想的牢笼
6、“在那个距今两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巨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独立。”——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法国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论从史出】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选项

史实

推论

范例

西北设置伊犁将军

加强新疆与中央的联系,巩固边防。

A

改土归流

      

B

      

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C

      

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沿海。

D

      

加强清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2、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代中国落伍就是在国人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悄悄的走向没落。品味、思索这段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镜、知古预今,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材料一:马戛尔尼来了,不远万里,带着希望漂洋过海而来,马戛尔尼走了,带着万分的沮丧黯然而去。因为乾隆帝拒绝了英使的要求。因为他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也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材料二:康熙视察书苏州之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的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统治者的这种认识使中国失去社会转型的大好时机,沿着农耕文明的轨道缓慢前行。

材料三:为巩固统治,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在晚明短暂辉煌后,走向没落,被西方彻底拉开了距离。

(1)材料中乾隆帝拒绝的底气是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什么?反映统治者什么心态?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中反映清初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农耕文明经济特点是什么?

(3)清思想文化专制表现在哪些方面?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晚明科学家是谁?

3、某班同学以“近代欧洲的崛起”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研究主题:近代欧洲崛起的时代大背景】   

     15,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一些欧洲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欧洲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篇章。

     14世纪至18世纪末,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的深刻变革,是欧洲崛起的新时代。人们仿佛冲破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

【第二小组研究主题:近代欧洲的崛起——新体制的创立】

    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从精神上动摇了专制统治。17,18世纪,英法先后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欧洲文明进入新的篇章。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后,这位伟人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1)新航路的开辟为近代欧洲崛起发挥了哪些作用。

(2)请问“思想的牢笼”指的什么?进入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

(3)在这个新时代中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的是?

(4)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献?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5)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立法才能表现及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洞头县六校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