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共6小题)

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睥睨      

                    胆          鞭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备选成语: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直言不讳   岖椿不懈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      ,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      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      ,是      ,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②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③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④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4、对下列作家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对比描绘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不同形象,表达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升华的情感。 B . 《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这  段独白想象瑰丽奇特,气势宏伟壮阔,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毁灭黑暗的感情。 C . 《海燕》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春天的旋律》,用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热情召唤人民群众行动起来,去迎接一场伟大的“暴风雨”般的革命。 D . 巴金在《日》、《月》中借助飞蛾、夸父、嫦  娥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笔下的“海浪”和“雨”是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5、请排列下面的句序,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话。

①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  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②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③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④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排列序号为: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诗:“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段诗写的是什么情节?诗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请简要评价一下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共2小题)

1、某校八(1)班同学准备开展一次“神九,我为你骄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假如你是班级的语文课代表,这次活动由你来主持,你会设计怎样的开场白?

(2)请你为这一次活动进行策划。

活动目的:      

活动形式:      

2、你如何看待网络热词?

    台湾一档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中,表演者“miss lin”以夸张另类的造型、一口做作的英语、扭捏妖娆的姿态和极度夸张搞笑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观众,其口头禅“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在网络疯传,“hold住”一同随即走红网络,成为2011年度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网络热词,并引发网民的造句热潮。此外“神马”、“浮云”、“囿”、“围脖”、“卖萌”、“悲催”……也风行网络。你的态度怎样?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共3小题)

1、阅读《海燕》选段回答问题。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一——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

(1)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你认为哪些动词运用得好?请把它抄写在下面,并简析运用这些动词的妙处。

(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具有怎样深刻的寓意?

(3)面对暴风雨,勇敢的海燕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么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你是怎样做的?请用一组排比句来表述。

(4)请写出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名称。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件小事

鲁  迅

    ①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⑧“你怎么啦?”

    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11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12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的背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叉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13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14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15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16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17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日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〇年七月(选自《呐喊》,略有删改)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件小事”的起困和结果。

(2)文章描写了      个人物,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      

(3)“我”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的反应是(    )。

(3)
A . 完全没有听到。 B . 听得清清楚楚。 C . 或者听到了,或者没有听到。 D . 听到了,但不太清晰。
(4)文章环境描写精当,请你找到文中第三处和第四处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包利民

     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倒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⑥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⑦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选自《联谊报》,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说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为题的妙处。

(2)根据提示,填写完整。

情节:突遇暴雪→①      →发现黑点→②      →发现村庄心理:③      →焦急万分④→      失望之极一放下心来

(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分别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4)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真的”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来。(40字以内)

(5)文中的“水井”一词表意丰富,请说明。

(6)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就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四、作文练笔与展示(共1小题)

1、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让我们如沐春风;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鼓舞斗志,让我们扬帆起航;有温度的话语可以启迪心灵,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陶冶性情,让我们受益终生……成长中,无数有温度的话语,伴随我们一路走来。请以“有温度的话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