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共8小题)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怆(qiǎo)    廿日(niàn)     然(yǐ)       筹交错(gōng) B . 然(tuí)       偻(yǔ)   明(mèi)     忧畏讥(chán) C . (háo)       寂(liáo)     鲜(yán)     飞沙走(lì) D . 石(juán)      幽(suì)      清(liè)    浩浩汤(tāng)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玉盘珍羞直万钱

            ,意思:      。   

            ,意思:      

(2)百废具兴

            ,意思:      

(3)属予作文以记之

            ,意思: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绝

往来而不者,滁人游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      

(2)和

政通人      

景明      

(3)观

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      

(4)秀

佳木而繁阴      

望之蔚然而深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 .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5、按要求填写。

①李白在《行路难》中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的诗句是: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的诗句是:            

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句子是:            

⑤《醉翁亭记》中最能说明醉翁亭命名之意的诗句是: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醉翁亭记》也对“古仁人之心”作了阐释,请将两篇课文中的“古仁人之心”分别表述出来。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7、欣赏陶渊明的《饮酒》并答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诗句是:      

(2)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语是:      

8、名著阅读。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

    [片段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段二]直到有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路了,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1)[片段一]中的“他”是指      ; [片段二]中的“他”是指      

(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共1小题)

1、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一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共3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

①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②至若春和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各用一句话说说[甲]、  [乙]两文的主要内容。

①[甲]文的主要内容是:      

②[乙]文的主要内容是:      

(4)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的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    水尤清(凉) B . 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    乃记之而(离开) C . 相与(互相)步于中庭    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 D . 但少(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盖(盖子)竹柏影也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A . 潭中鱼百许头    高二黍许 B . 如鸣珮环,心乐    辍耕垄上 C . 全石为底    其境过清 D . 乃记之去    学不思则罔
(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A . 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 . 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 . 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 . 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方劝必揆 2 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操履③清慎,既就外傅④,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⑤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 6 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注释】①日者:以占卜为业的人。②揆(kuí):揣度。③操履:操行。④外傅:老师。⑤监酒:监管制酒。⑥恶可:怎么能,如何能。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如是者凡三师(更换) B . 夜思昼诵,体而力践之(亲身) C . 有余则笔札录书(购买) D . 隐不以悦亲善身(值得)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A . 如是者凡三师(更换) B . 夜思昼诵,体而力践之(亲身) C . 有余则笔札录书(购买) D . 隐不以悦亲善身(值得)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3)
A . 然遭世乱,贫无书    北山愚公,年九十 B . 请寓宿,手抄归  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 C . 嗜读书,束贫    货恶其弃地也 D . 仕不足匡君福民   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②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5)许衡与李德辉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方劝必揆 2 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操履③清慎,既就外傅④,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⑤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 6 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注释】①日者:以占卜为业的人。②揆(kuí):揣度。③操履:操行。④外傅:老师。⑤监酒:监管制酒。⑥恶可:怎么能,如何能。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如是者凡三师(更换) B . 夜思昼诵,体而力践之(亲身) C . 有余则笔札录书(购买) D . 隐不以悦亲善身(值得)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A . 如是者凡三师(更换) B . 夜思昼诵,体而力践之(亲身) C . 有余则笔札录书(购买) D . 隐不以悦亲善身(值得)

四、作文练笔与展示(共1小题)

1、以“那时,我                  ”为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写“幸福极了”、“突然长大了”、 “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变得勇敢了”、“懂得了尊重”……)完成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600字左右。

2、以“那时,我                  ”为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写“幸福极了”、“突然长大了”、 “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变得勇敢了”、“懂得了尊重”……)完成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60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