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7小题)
1、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测量仪器在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图1中刻度尺的测量结果是 cm,图2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此时的示数是 ℃.
2、今年冬天雾霾天气较为严重,为消减雾霾,气象部门择机实施了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导致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空气时,又吸收热量而 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小明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橡皮泥的密度是 g/m3 , 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50cm3 , 其质量是 g.
4、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2号”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如图).以“天宫2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是运动的.
5、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 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
6、如图是2016年3月9日,在中国南部地区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 ,发生日食时, (选填“地球”或“月球”)处于中间位置.
7、小芳站在平面镜前3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大小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二、选择题(共8小题)
1、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 . 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
C .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 .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

2、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 .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 .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 .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3、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
A . 蜡的熔化
B . 海波的熔化
C . 水的凝固
D . 玻璃的凝固
4、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 .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C .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 .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5、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C .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D .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6、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7、如图中所示的现象中,成因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有( )
A .
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
B .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C .
人在墙上形成影子
D .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8、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如图为日晕的现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放热
C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将一个发光小球放置于竖直的茶色玻璃板前,会看到玻璃板中也出现一个“小球”,请画出看到“小球”的位置,作一条眼睛看到该“小球”的光路.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三菱镜(玻璃制成)左面上,画出这束光线穿过三菱镜的大致传播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1所示)获得了丰收. 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
小希的方法:
(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2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 kg.
(2)如图2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 cm3 .
(3)枇杷的密度为 kg/m3 .
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小明的方法:
①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
②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
③枇杷的密度ρ=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答: .
2、如图所示,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如下操作: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4)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4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填“有关”、或“无关”).
(5)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 .
3、如图所示,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同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有一处错误,是 .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 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温度/℃ | …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98 |
(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白气”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选填序号).
①冰②霜③雾④雪.
五、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
1、寒假,家住聊城的小明准备乘坐Z308次列车,去北京参加“青少年冬令营”,该车经停车站的信息如图所示,则:
(1)则该列车从聊城站出发到达北京西站,所用时间为 h.
(2)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客站的路程约为490km,则该车此行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大?
(3)厦门至北京西的全程运行时间约18.5小时,按上一小题中求出的平均速度推算,厦门至北京西线路全长约为多少?
2、寒假,家住聊城的小明准备乘坐Z308次列车,去北京参加“青少年冬令营”,该车经停车站的信息如图所示,则:
3、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3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 石块密度ρ石=2.6×103kg/m3),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总;
(4)若考虑到石块的吸水性,则当乌鸦最终把瓶子填满时,实际的总质量比理论上第(3)问算出的m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