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合化工园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数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 9cm
B . 12cm
C . 12cm或15cm
D . 15cm
3、如图,已知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且BE=CF,∠ABC=∠DEF,那么添加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 )
A . AC=DF
B . AB=DE
C . AC∥DF
D . ∠A=∠D
4、如图的方格纸中,左边图形到右边图形的变换是( )
A . 向右平移7格
B . 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变换,再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变换
C . 绕AB的中点旋转180°,再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
D . 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向右平移7格
5、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是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一性质,由作图所得条件,判定三角形全等运用的方法是( )
A . SSS
B . ASA
C . AAS
D . SAS
6、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钝角三角形的是( )
A . 3、4、5
B . 3、3、5
C . 4、4、5
D . 3、4、4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已知等腰△ABC,AC=AB,∠A=70°,则∠B= °.
2、如图,在Rt△ABC,∠C=90°,AB=10,BC=8,则AC= .
3、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D为△ABC的中线,∠B=72°,则∠DAC= °.
4、如图,∠A=100°,∠E=25°,△ABC与△DEF关于直线l对称,则△ABC中的∠C= °.
5、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AC为边的正方形面积为12,中线CD的长度为2,则BC的长度为 .
6、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D,∠BAD=70°,∠DAC= °.
7、如图,△ABC中,AB=AC,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交AC于E.若AB=10cm,△ABC的周长为27cm,则△BCE的周长为 .
8、如图,在Rt△ABC中,∠C=90°,AC=10,BC=8,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点D、E.则AD的长度为 .
9、如图,在Rt△ACB中,∠ACB=90°,BC=3,AC=4,在直线BC上找一点P,使得△ABP为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则PC的长度为 .
10、如图,∠A=∠C,只需补充一个条件: ,就可得△ABD≌△CDB.
三、解答题(共9小题)
1、已知:如图,AB∥ED,AB=DE,点F,点C在AD上,AF=DC.
(1)求证:△ABC≌△DEF;
(2)求证:BC∥EF.
2、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请写已知、求证,并证明.
已知:
求证:
证明:
3、如图,AC=AB,DC=DB,AD与BC相交于O.
(1)求证:△ACD≌△ABD;
(2)求证:AD垂直平分BC.
4、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AC=BC,D为AB中点,DE⊥DF.
(1)写出图中所有全等三角形,分别为 .(用“≌”符号表示)
(2)求证:ED=DF.
5、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AD为△ABC角平分线.
(1)用圆规在AB上作一点P,满足DP⊥AB;
(2)求:CD的长度.
6、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AD为△ABC角平分线.
7、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D为高.(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问作答)
(1)若∠ABD+∠C=120°,求∠A的度数;
(2)若CD=3,BC=5,求△ABC的面积.
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连接AE.请添加一条线段,使得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要求:画出示意图,并作出对称轴)
9、若△ABC和△DEF的面积分别为S1、S2 .
(1)如图①,AC=DF,BC=DE,∠C=30°,∠D=150°,比较S1与S2的大小为 ;
A . S1>S2
B . S1<S2
C . S1=S2
D . 不能确定
(2)说明(1)的理由.
(3)如图②,在△ABC与△DEF中,AC=DF,BC=DE,∠C=30°,点E在以D为圆心,DE长为半径的半圆上运动,∠EDF的度数为α,比较S1与S2的大小(直接写出结果,不用说明理由).
10、学之道在于悟.希望同学们在问题(1)解决过程中有所悟,再继续探索研究问题(2).
(1)如图①,∠B=∠C,BD=CE,AB=DC.
①求证:△ADE为等腰三角形.
②若∠B=60°,求证:△ADE为等边三角形.
(2)如图②,射线AM与BN,MA⊥AB,NB⊥AB,点P是AB上一点,在射线AM与BN上分别作点C、点 D 满足:△CP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要求:利用直尺与圆规,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