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章第一课国土与人民第三课时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有一个民族主要居住在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的高原,喜食糌粑和青稞酒,献“哈达”是他们最常见的礼节。这个民族是 ( )
A . 满族
B . 藏族
C . 维吾尔族
D . 哈尼族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
A . 黑河一腾冲
B . 秦岭一淮河
C . 漠河一腾冲
D . 秦岭一黄河
3、下列四大地形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
A . 塔里木盆地
B . 内蒙古高原
C . 青藏高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4、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
A . 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 . 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 .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 .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5、某县区面积为1 400平方千米,人口约55万,其人口密度约为 ( )
A . 500人/平方千米
B . 400人/平方千米
C . 300人/平方千米
D . 393人/平方千米
6、藏族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个省区中 ( )
A . A
B . B
C . C
D . D
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 . 维吾尔族
B . 壮族
C . 蒙古族
D . 藏族
8、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B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 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D .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苗族、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 . 西南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东北地区
D . 东南地区
10、下图中的民间合唱形式,是二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它产生于我国的哪一少数民族 ( )
A . 苗族
B . 藏族
C . 壮族
D . 侗族
1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我国的人口密度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相当
B . 我国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约居住着143人
C .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D .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最大
12、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少数民族因为人口少,分布地区较窄
B . 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
C . 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少数民族分布
D .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
13、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 )
A . 壮族——广东
B . 维吾尔族——内蒙古
C . 藏族——新疆
D . 回族一一宁夏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是 族的民间合唱形式,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西南/西北)地区。
(2)乙图是我国 族的传统民居,该民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该自治区的简称是 。
(3)丙图所示是我国 族的传统民居 。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
(2)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汉族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
观察“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A是 ,B是 。(填城市名)
(2)以“A——B”线为界,东南部人口 ,两北部人口 ,由此可见我闻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3)造成以上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4)以上人口分布特点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各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