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章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傣族人聚居在云南南部,喜欢穿短衣长裙。这是为了适应当地  (    )


A . 湿热的气候  B . 炎热的气候  C . 崎岖的地表 D . 干旱的环境
2、下列既属于季风区,又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 吉林省 B . 湖北省 C . 青海省 D . 海南省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秦岭一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

A . 1月0摄氏度等温线 B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 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建筑物为平顶,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该建筑物所在地区(    )  

(1)
A . 风力大 B . 气温高 C . 日照强 D . 降水少
(2)这类传统民居最可能出现在(    )  

(2)
A . 广东 B . 云南 C . 浙江 D . 新疆
5、读我国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座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1)
A . B . C . D .
(2)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北方的城市是(    )    

(2)
A . 甲和丙 B . 乙和丁 C . 甲和乙 D . 乙和丙
6、下列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现象,只与气温有关的是(    )  

A . 在冬季,哈尔滨的人们可以看冰雕,三亚的人们可以到海里游泳 B . 北方的民居注意取暖、防风,南方的民居注意通风、防雨 C . 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 D . 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较单一
7、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B . 青藏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该地区是多条大河的发源河 C . 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 D . 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8、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藏日温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 B . 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 C . 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 D . 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
9、有一位同学出门旅游,出发时带了一个空包,到目的地时,包里已装满了他脱下来的衣服。你认为他的旅游路线可能是(    )  

A . 乌鲁木齐一北京 B . 北京一乌鲁木齐 C . 广州一哈尔滨 D . 哈尔滨一广州
10、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差异描述错误的是(    )  

A . 农业西牧东耕 B . 农业南稻北麦 C . 人口东密西疏 D . 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
11、关于“秦岭一淮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 . 我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12、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优于北方地区 C . 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 D . 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广大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下列四幅图分别是我国四个城市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观察后完成下面各题。

(1)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城市排列顺序是      (只填字母),其中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是      (只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      

(2)从气温曲线图判断,四地中最热月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只填字母);最冷月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只填字母)。

2、阅读下列材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小敏和小卓家在生产、生活上的差异。(只填序号)

材料一:小敏家住浙江省宁波市,家里承包了50亩水稻田。

材料二:小卓家在内蒙古大草原,是一户普通的牧民人家。

备选答案如下:A.米饭 B.牛羊肉和奶制品 C.面食 D.“人”字形屋顶的楼房 E.蒙古包 F.水稻 G.小麦 H.放牧牛羊 I.钓鱼、游泳 J.赛马、摔跤K.溜冰L.骑自行车上学M.骑马上学N.定居生活O.游牧生活


对比项目

饮食习惯

农作物

居住方式

居民特色

交通方式

小敏家






小卓家







3、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分区的名称。

    A      B      

    C      D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E      F      

(3)B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4)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作物的熟制是      

(5)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      ,以高原为主的是      

(6)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      ,森林资源丰富的是      

4、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5、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请将图中的代码A、B、C、D对号入座:降水少、沙漠分布广的是      ,气候高寒、人口稀少的是      ,受海洋影响最大、以水田为主、全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是      ,我国最主要的小麦产区是      

(2)秦岭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组成部分。秦岭南北的地理事物存在许多差异,请你列举出来。


1月均温

年降水量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气候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

<0℃





秦岭—淮河以南


>800毫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章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