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成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几个省区的简称(    )

A . 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 B . 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 C . 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 D . 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
2、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示意图, 图中甲省的简称是(    )

A . 贵或黔 B . 云或滇 C . 甘或陇 D . 陕或秦
3、下面是小明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卡片内容正确的有(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4、下列描述中,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

A . 四季有花常见雨 B . 旱地麦浪泛金黄 C . 大漠黄沙驼铃响 D . 青稞美酒锅庄舞
5、图中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圆形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6、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干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

A . 内蒙古高原 B . 东北平原 C . 黄土高原 D . 四川盆地
7、下列信息资料中属于黄河的有(    )

①源地巴颜喀拉山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③“塞上江南”④虎跳峡⑤地上河⑥壶口瀑布

A . ①②④⑥ B . ①③⑤⑥ C . ②③④⑥ D . ①③④⑥
8、小华利用暑假去某地旅游,当地的导游唱起了“请到天涯海角来……柑橘红了叫人乐,芒果黄了叫爱,芭蕉熟了任你摘,菠萝大了任人采”的歌曲。小华从歌词中知道了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 极地气候 B . 热带季风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9、下列关于北方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东北三省全部 B .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C . 甘肃、宁夏的全部 D . 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10、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 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 B . 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 C . 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 D .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耕作业
11、“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    )  

A . 长江下游的景观 B . 黄河下游的景观 C . 海河中游的景观 D . 黑河下游的景观
12、这里有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是下列哪一地区的写照(    )  

(1)
A . 青藏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南方地区 D . 北方地区
(2)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2)
A . 太阳辐射强 B . 日照时间长 C . 森林、草原茂密 D . 低温、缺氧、地势崎岖
13、“山无不洞,洞无不奇,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聚会在石林间、山洞间,伴着明快的芦笙,联袂把臂,翩翩起舞”描绘的是(    )  

A . 准噶尔盆地 B . 青藏高原 C . 四川盆地 D . 云贵高原
14、一次,小敏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长夏无冬海南岛,下联是冬长夏短黑龙江。请你给这副对联加一个合适的横批(    )  

A . 四季如春 B . 源远流长 C . 历史悠久 D . 幅员辽阔
15、中国地域辽阔,气候万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 . 我国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C . 我国地形种类多样,平原面积比例大 D . 我国气候差异显著,温带季风气候对浙江省影响大
16、台湾岛物产富饶,是我国的“宝岛”。下列从下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有(    )

  ①地势东高西低 ②台北1月均温在0℃以下

  ③纬度低       ④平原地区适合种植水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7、下列盆地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 . 准噶尔盆地 B . 塔里木盆地 C . 柴达木盆地 D . 四川盆地
18、我国蒙古族的牧民每年举办的盛大的娱乐活动是(    )  

A . 渔民节 B . 水上木偶戏 C . 那达慕大会 D . 御耕节
19、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 . 水乡——华北平原 B . 茶园——长白山脉 C . 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 . 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连线题。

(1)将下列地理名称与其特点连线。

    ①四川盆地        A.独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

    ②珠江三角洲      B.畜牧业基地

    ③内蒙古高原      C.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

    ④黄土高原        D.粮食、蔗糖、淡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

(2)将下列城市与其特点连线。

  ①乌鲁木齐      A.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

  ②上海          B.“日光城”

  ③北京          C.“开天辟地之门户”

  ④拉萨          D.“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3)将下列省区与其行政中心连线。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A.兰州

  ②辽宁省              B.济南

  ③山东省              C.沈阳

  ④甘肃省              D.南宁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三: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      。(至少一个)

(2)比较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表。

地区

耕地类型

人们主食

传统运输

传统民居

东北地区

      

面食

      

      

“长三角”地区

水田为主

      

水路为主

屋顶坡度较大

(3)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有      。  

(3)
A . 退林还耕 B . 扩大耕地面积 C . 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D . 建立自然保护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地区相比,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      。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把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作为“箭”的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星期天,小叶来到嘉兴的舅舅家,发现舅舅家用的是天然气。他回到学校后找出一张我国西气东输的线路图研究了起来。

(1)西气东输工程西起      ,东到      。(填省级行政单位全称)

(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甲      (盆地),乙       (高原),丙       (平原)。

(3)图中山脉A是      ,B是      

(4)西气东输工程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在资源分布上存在什么问题?

4、观察“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①      ,②      

(2)③是      高原,④是      盆地。

(3)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       。

(4)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