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章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①在黄河流域发现了一些距今约5 000年的古城遗址
②在长江下游地区良渚遗址中出土的象征权力的玉器
③在东北辽河流域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出土的规模宏大的祭坛
④在北京人生活过的洞穴里发现的厚厚的灰烬堆
①当时制陶业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②原始先民通过歌舞来表达情感
③原始先民的精神生活日趋丰富
④我国龙的图腾崇拜由来已久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⑤使用打制石器⑥用未耜耕地
二、综合题(共2小题)
水稻——可分为早稻和中晚稻,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水稻除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做工业原料等,稻壳也有很多用处。
粟——又叫小米。在中国北方称谷子,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粟的品种很多,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中国最早的酒就是用小米酿造的。
这两种谷物很早以前就已经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A.山顶洞人的项链
B.龙虎堆塑
C.雷公公、电婆婆
D.大型祭坛、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