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三)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人!他总是一面前进,一面用心血浇guàn 那艰难、孤独而又豪迈的zhēng 途,用胸中灼热的鲜血创造出永不diāo 谢的诗歌的花朵,他巧妙地把发自不安的心灵中的苦闷呼声谱成乐曲,他根据自身的经验创造科学,每走一步都把人生装点得更加美好,就像太阳那样慷kǎi 地用它的光芒把大地普照。
①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③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④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满井游记》中作者用“麦田浅鬣寸许”来形容早春的麦田,一个“浅”字,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 。”
①屠乃奔倚其下 ②此人可就见,不可曲致也
③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阅读上述语段,写出每个语段中人物的名字。
【甲】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起自己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因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方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
【乙】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他的希望一次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丙】他根据亲自观察来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三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
【甲】 【乙】 【丙】
二、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长相思①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②那畔③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④ , 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随康熙帝东巡还未出山海关的时候。②榆关:即为山海关。③那畔:那边,指山海关外。④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①既阕 ②款扉扣之
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上①谓房玄龄曰:“官②在得人,不在员多。”命玄龄并省③ , 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
上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④ , 朕常疏其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⑤陟。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乃命内外五品已上,各举堪为县令者,以名闻⑥。
选自(《资治通鉴·贞观治道》)
【注释】①上:这里指唐太宗李世民。②官:任命官员。③并省:合并,裁减。④都督、刺史:均为官名。⑤黜(chu):降职或罢免。⑥以名闻:把他们的名字告诉我。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