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九)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阅读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美国的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说:“没有书,历史会yīn      哑,文学会晦暗,科学会瘫痪,思想会停滞,生命会荒wú      。”阅读就是与高尚的灵魂对话,它引领我们飞出井底,看天地之辽阔,宇宙之浩hàn        ,它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dì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吏禄三百石,      。(白居易《观刈麦》)

②唐宗宋祖,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④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陈寿《隆中对》)

      ,更着风和雨。(出自《卜算子·咏梅》)

      ,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⑦阅读古代诗文,四季美景尽收眼底:早春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盛夏有“      ,听取蛙声一片”,深秋有“      ,便引诗情到碧霄”,寒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故不为得也         ②予夫巴陵胜状      

③盖简桃核狭者为之      ④会天大雨,不通      

4、名著阅读。

(1)“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谈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这样饱含拳拳爱子之心的句子选自      

(2)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题目。

      风雪山神庙        拳打镇关西 

(3)“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思想家      的名言。

二、言诗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诗歌的主人公是个什么身份的人?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呜,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遭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注释】①会稽:浙江绍兴地名。下文“山阴”“蕺山”也是绍兴地名。②姥:老妇人。③固:坚决,坚持。④任率:任性,率真。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羲之爱鹅        ②固求      

谓姥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3)从选文王羲之的故事中,你能读出一个怎样的王羲之?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竟学。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下面每组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1)
A . 吴广爱人  我行我 B . 皆已失  不而遇 C . 学万人  众我寡 D . 粱与籍观  与时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3)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粱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②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九)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