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三)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谙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bì      日,浩瀚无yín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dǔ      坚固的墙。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jiāo      傲的代表。

2、古诗词名旬默写。

①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⑥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⑦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请写出体现他们此种风采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召令徒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先人还家          ④属凄异      

4、名著填空。

①《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士比亚塑造的犹太人吝啬鬼是      

②《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③“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都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以上语段出自名著《      》,文中的“他”是       (人名)。

二、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呜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①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维扬:扬州的古称。

(1)请简析“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景物描写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 , 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 , 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 , 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②故事:按旧例。③虏:敌人。④移文:发文书。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⑥交缚:交叉缚扎。⑦爇火:点火。⑧星列:像星星一样布满。⑨待旦:等到天亮。⑩褥(rù)食:在睡垫上吃饭。

(1)解释句中加下划线字词的含义。

匈奴大人塞          ②范兵不       

汉兵救至          ④晨往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3)从文中可以看出廉范是一个怎样的人?

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王欲攻邯郸。季粱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

北面而持其驾          ②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王国之大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3)季粱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楚王什么道理?后人将这个故事概括为一个什么成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三)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