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七十三)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远望,常常能产生美妙的遐想,连绵的山luán①      ,是大地的臂膀;江河的尽头,即将迎来游子归bó②      的桨;浩瀚的星河,映照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远望自己的人生,还有许多惊喜,等待我们翻开guī lì③      的篇章。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居数月,其马胡骏马而归       ②尝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③沙鸥翔 , 锦鳞游泳         ④尉果广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⑥小大之 , 虽不能察,必以情      


3、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③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⑤面对春花凋零的景象,晏殊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而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下的“            ”,则道出了他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心志。

⑥九零一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4、名著阅读—-与书中的人物为伴。

(1)根据提示,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书名

好朋友

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简·爱》

简·爱与海伦·彭斯

      

      

英子与妞儿

妞儿到油盐店买东西.被伙计刁难,她很害怕,这时英子打抱不平,帮助妞儿脱离困境。

(2)你会选择以上四个人物中的哪一个做朋友?请结合人物性格和相应情节简要说明理由。(不得照抄表格中的内容)

二、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画堂春·寄子由

(宋)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睛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a    (选自《苏轼词全集》)

  【注释】①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

(1)《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 , 臭过兰椒,味过醪醴。一源分为四埒 , 注于山下。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 饥倦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节选自《列子》)

【注释】①甔甀(dān 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1áo 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ái):共同,一起。⑦孳(zī)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迷而失 , 谬之一国      过兰椒,味过醪醴      

水而居,不耕不稼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过则醉,经旬乃醒。

②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4)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七十三)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