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四)28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
A . 0.448L B . 0.672L C . 0.896L D . 0.224L
2、将0.1mol•L1的KI溶液和0.05mol•L1 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   )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滴入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滴入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④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③
3、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类别组合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CO

CuO

H2SO4

NH3•H2O

Na2S

B

CO2

Na2O

HCl

NaOH

NaCl

C

SO2

Na2O2

CH3COOH

KOH

CaF2

D

NO2

CaO

HNO3

Cu(OH)2CO3

CaCO3

A . A   B . B   C . C    D . D
4、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天然海水pH≈8的原因是由于海水中的CO32、HCO3水解 B . “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SO3、HSO3、SO32等氧化生成SO42 C . “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D . “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22gCO2含碳氧双键数目为2NA B . 12.0gNaHSO4固体中含阳离子数为0.1NA C . 标准状况下,22.4LBr2中所含分子数为NA D . 7.8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含大量OH的溶液:Ba2+、K+、NO3、AlO2 B . 加入Na2O2粉末的溶液:Na+、Cl、SO32、OH C . c(KNO3)=1.0mol/L的溶液:H+、Fe2+、Cl、SO42 D . 加入石蕊呈蓝色的溶液:NH4+、Ba2+、HCO3、Br
7、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里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这句话里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为(   )
A . 氧化还原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8、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21世纪一个重要课题.利用储能介质储存太阳能的原理是: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某种盐熔化,吸收热量,晚间熔盐固化释放出相应的能量,已知数据:

熔点(℃)

熔化吸热(kJ•mol1

参考价格(元•t1

CaCl2•6H2O

29.9

37.3

780~850

Na2SO4•10H2O

32.4

77.0

800~900

Na2HPO4•12H2O

35.1

100.1

1 600~2 000

Na2S2O3•5H2O

45.0

49.7

1 400~1 800

其中最适宜选用作为储能介质的是(   )

A . CaCl2•6H2O B . Na2SO4•10H2O C . Na2HPO4•12H2O D . Na2S2O3•5H2O
9、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A . 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 . 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C . 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D . 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0、室温下,0.1mol/L的二元酸H2A溶液中,溶液体系可能存在的含A粒子(H2A、HA、A2)所占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 B . pH=5时,在NaHA和Na2A的混合溶液中:c(HA):c(A2)=1:100 C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A2 D . Na2A溶液必存在c(OH)=c(H+)+c(HA)+2c(H2A),各粒子浓度均大于0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则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室温下,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平衡常数和 均不变 C . 电解精练铜时,阳极泥中常含有金属金、银、锌等 D . 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用酸溶解去除
12、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 Na2CO3和0.84g NaHCO3 , A、B中分别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 B . 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ol/L C . 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mol/L D . 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500 mL 1mol/L Fe2(SO43溶液和250 mL 3 mol/L的Na2SO4溶液所含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相等 B . 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 C . 1.2 g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NA D . 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4、将一定量的Fe、Fe2O3、CuO的混合物放入体积为100mL、浓度为2.1mol•L1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896mL(标准状况),得到不溶固体1.28g.过滤后,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只有Fe2+(假设滤液体积仍为100mL).向滤液中滴加2mol•L1NaOH溶液,直至30mL时开始出现沉淀.则原混合物中Fe物质的量为(   )
A . 2 mol B . 1.2 mol C . 0.1mol D . 1.6 mol
15、将50g质量分数为ω1 , 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浓硫酸沿玻璃棒加入到VmL水中,稀释后得到质量分数为ω2 , 物质的量浓度为C2的稀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C1=2C2 , 则ω1<2ω2 , V<50mL B . 若C1=2C2 , 则ω1<2ω2 , V>50mL C . 若ω1=2ω2 , 则C1<2C2 , V=50mL D . 若ω1=2ω2 , 则C1>2C2 , V<50Ml
16、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 . 该温度下,将pH=4的H2SO4溶液与pH=9的NaOH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 1:10 B . 9:1 C . 1:9 D . 99:21
1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有4 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890kJ的能量 B . 有NA个C﹣H共价键断裂时,放出890kJ的能量 C . 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水为液体时,放出890kJ的能量 D . 有2NA个C、O间的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445kJ的能量
18、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X物质,发生反应3X(g)═Y(g)+Z(g)△H<0,反应一定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反应时间(min)

0

5

15

17

20

X的浓度(mol/L)

1.0

0.4

0.4

0.7

0.7

A . 0~5 min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X)=0.12 mol/(L•min) B . 5 min时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625 C . 15 min时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升高温度 D . 从初始到18 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19、在120℃时,某混合烃和过量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知反应前后的压强没有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
A . CH4和C2H4 B . C2H2和C2H4 C . C2H4和C2H6 D . C4H8和C3H6
20、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组合是(   )
A . NH4+、Mg2+ B . Mg2+、Fe2+ C . NH4+、Fe2+ D . Mg2+、Al3+
2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用洁淨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现黄色

待测液中只含Na+ , 不含K+

B

用铁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两极上均产生气体

阴、阳极分别生成H2和Cl2

C

向饱和氯水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产生无色气体

酸性:HCl0>H2CO3

D

向Ca(ClO)2溶液中 通入足SO2

产生白色沉淀

Ca(ClO)2具有氧化性,沉淀为CaSO4

A . A   B . B   C . C   D . D
22、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W可能是(   )

①C、O2 ②AlCl3、NaOH ③Fe、HNO3 ④CO2、NaOH.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23、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 . 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 . 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 , 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 .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已知Si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相似性.

I、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Mg与SO2反应的实验.

(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      

①10%的H2SO4溶液      ②70%的H2SO4溶液

③Na2SO3固体              ④CaSO3固体

(2)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3)该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说明      

Ⅱ、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室制Si”的研究,它们以课本为基础,查阅资料得到以下可供参考的四条信息:

①Mg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与SiO2反应

②金属硅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盐与SiH4

③Si和SiO2均不与稀H2SO4反应

④SiH4在空气中自燃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记载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4)该小组“实验室制Si”的化学方程式是      
(5)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2、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
(1)基态Cu原子核外有       个不同运动状态的原子.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σ的键的数目为      .乙醛可被氧化为乙酸.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3)氧化亚铜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四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      个铜原子.
(4)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361.49pm,晶胞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铜单质的密度       g•cm3  (不必计算出结果).将Cu单质的粉末加入NH3的浓溶液中,通入O2 , 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Ⅱ中N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O2的离子方程式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ω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pH=7时,溶液中c(Na+)<c(HSO3)+c(SO32

B.由图中数据,可以估算出H2S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107

C.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SO3 , 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4~5为宜

D.pH=9时的溶液中c(OH)=c(H+)+c(HSO4)+c(H2SO4

②若1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13.44L(标况下)SO2 , 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取装置Ⅰ中的吸收液vmL,用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3)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 , 其原理如图2所示.

图中A为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4)已知进人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0.4mol/L,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 , 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的体积为      L.
4、常温下,pH=1的某溶液A中含有NH4+、K+、Na+、Fe2+、Al3+、Fe3+、CO32、NO3、Cl、I、SO42中的几种,且各离子浓度均为0.1mol/L,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      
(2)生成沉淀甲和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3)气体乙的结构式为      
(4)生成气体丙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实验消耗Cu 144g,则最多生成气体丁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5、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防腐剂、漂白剂和疏松剂.焦亚硫酸钠为黄色结晶粉末,150℃时开始分解,在水溶液或含有结晶水时更易被空气氧化.实验室制备焦亚硫酸钠过程中依次包含以下几步反应:

2NaOH+SO2═Na2SO3+H2O …(a)

Na2SO3+H2O+SO2═2NaHSO3…(b)

2NaHSO3 Na2S2O5+H2O …(c)

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室可用废铝丝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H2 , 制取H2的离子方程式为      
(2)如图1装置中,导管X的作用是      
(3)通氢气一段时间后,以恒定速率通入SO2 , 开始的一段时间溶液温度迅速升高,随后温度缓慢变化,溶液开始逐渐变黄.“温度迅速升高”的原因为      ;实验后期须保持温度在约80℃,可采用的加热方式为      
(4)反应后的体系中有少量白色亚硫酸钠析出,参照题如图2溶解度曲线,除去其中亚硫酸钠固体的方法是      ;然后获得较纯的无水Na2S2O5应将溶液冷却到30℃左右抽滤,控制“30℃左右”的理由是      
(5)用如图3装置干燥Na2S2O5晶体时,通入H2的目的是      ;真空干燥的优点是      
(6)测定产品中焦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常用剩余碘量法.已知:S2O52+2I2+3H2O═2SO42+4I+6H+;2S2O32+I2═S4O62+2I

请补充实验步骤(可提供的试剂有:焦亚硫酸钠样品、标准碘溶液、淀粉溶液、酚酞溶液、标准Na2S2O3溶液及蒸馏水).

①精确称取产品0.2000g放入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

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和已知浓度的标准碘溶液(过量)并记录数据,在暗处放置5min,然后加入5mL冰醋酸及适量的蒸馏水.

③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接近终点.

      

      

⑥重复步骤①~⑤;根据相关记录数据计算出平均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四)28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