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大河流域文明的曙光同步练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   )
A . 长江 B . 尼罗河 C . 两河流域 D . 亚马孙河
2、希罗多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是肯定(   )因素对埃及文化的影响。
A . 地理环境 B . 宗教信仰 C . 死而复活的思想 D . 金字塔工程
3、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 . 海洋 B . 沙漠 C . 高山 D . 河流
4、陈文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

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古代希腊文明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5、《古巴比伦的兴衰》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权利法案》 C . 《拿破仑法典》 D . 《人权宣言》
6、“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


A . 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 . 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 . 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 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7、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


A . “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 . “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 . “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 . “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8、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其统一的时间是(   )
A . 约公元前3500年 B . 约公元前3000 年 C . 约公元前22 世纪 D . 约公元前16 世纪
9、被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作“尼罗河的馈赠”的古代国家是(   ) 
A . 古埃及 B . 古巴比伦 C . 古希腊 D . 古印度
10、亚洲西部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是(   ) 


A . 印度河流域 B . 尼罗河流域 C . 两河流域 D . 黄河流域
1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 .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 . 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 . 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12、在古代史上,原来生活在中亚高原,后从西北方向侵入古代印度征服了当地居民的是  (   )
A . 腓尼基人 B . 希伯来人 C . 雅利安人 D . 阿卡德人
13、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文明产生的相同原因(   ) 


A . 经济发达 B . 地处大河流域 C . 人类出现较早 D . 较早建立奴隶制国家
14、它矗立在茫茫大漠之中,留下了千古的迷团,无数人写下动人的诗篇,公元前2700年就已经存在,见证了民族的盛衰。它的作用是:(   )
A . 观测天象 B . 轮回的地方 C . 法老的陵墓 D . 拍电影
15、每一个人一出生便隶属于其家庭的种姓,其社会地位终身难以改变。一般来说,种姓的职业世袭不变,不同种姓交往乃至通婚都严格受限。它描述的是(   )的制度。
A . 埃及 B . 中国 C . 印度 D . 西亚
16、最早的文明出现在:(   )
A . 埃及 B . 中国 C . 印度 D . 西亚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埃及文化是      孕育的成果。


2、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      ,它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3、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我期间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      


4、                        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族制度。


5、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      ,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三、判断题(共2小题)

1、佛教认为,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   )


A . 正确 B . 错误
2、埃及金字塔雄伟壮观,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A . 正确 B . 错误

四、材料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印度独立60年来,种姓制度的残余继续在社会中顽固存在。印度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指出,应该从教育体系入手,培养儿童的平等观念,彻底解决高种姓人对低种姓人的歧视。
材料二: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上千年历史,这种把人划分为尊贵和卑贱的传统制度至今仍在印度社会有所体现。印度政府2006年9月14日提出一项计划,宣布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旨在消除种姓歧视。 

请回答:

(1)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哪四个等级,各有哪些人组成?    

(2)材料一、二反映了当今消除种姓制度的两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3)今天印度为什么要消除种姓制度?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是“苦谛”,说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第二是“集谛”,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即通常所说的造孽),造业就不免受轮回(转生)之苦;第三是“灭谛”,说明必须消灭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第四是“道谛”,说明要达到“涅磐”必须修道。佛教主张修行以五戒为主,即不杀生、不偷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宣扬“众生平等”,不承认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的权威性,反对杀生献血的祭把和烦琐复杂的宗教仪式,否认必须通过婆罗门祭司才能修行得道。

请回答:

(1)这是什么宗教的教义?它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创立的?

(2)它的核心教义是什么?它的“众生平等”针对的是婆罗门教的什么制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大河流域文明的曙光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