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1)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学名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真菌细胞与细菌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遗传物质
D . 成形的细胞核
2、如图是试管婴儿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中
B . 受精作用在体外进行
C . 有进行胚胎移植技术
D . 胚胎在子宫中发育
3、水稻的抽穗、扬花、结实过程是一个有性生殖的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水稻( )
A . 开了花
B . 贮存了有机养料
C . 产生了精子和卵细胞
D .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
4、如图为蚕豆种子的胚的结构示意图,种子萌发后,能发育成叶子的结构是( )
A . 胚根
B . 胚轴
C . 胚芽
D . 子叶
5、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 . 此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 . 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①
C . 完成受精后③凋落,④⑤能继续发育
D . 图中②将发育成果实
6、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 . [1]听小骨
B . [2]半规管
C . [3]耳蜗
D . [4]鼓膜
7、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 .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 .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 .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8、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河水看起来变浅
C . 海市蜃楼
D . 水中荷花的倒影
9、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绕ON前后转动板E
B . 绕ON前后转动板F
C . 绕CD一起转动纸板E和F
D . 绕O点转动入射光线OA
10、
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嫁接,关键是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B . 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
C . 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
D . 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11、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α=60°,β<60°
B . α=60°,β>60°
C . α=30°,β>60°
D . α=30°,β<60°
12、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 .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 .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 .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13、小明想探究某一植物种子萌发与水分的关系,其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你认为小明的设计中,不妥当的是哪项( )
种子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水分 | 空气 |
50粒 | 有光 | 30℃ | 适量 | 通风 |
50粒 | 有光 | 10℃ | 少量 | 通风 |
A . 光照
B . 温度
C . 水分
D . 空气
1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 .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 .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 .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15、如今武汉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B .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 .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D .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能带来一轮新的生育高峰.
(1)精子和卵细胞在母体的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形成胚胎,胚胎发育 的主要场所是 ;
(2)在人的各个生长时期中,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是 ,该时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2、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水滴相当于 ,当水滴滴到图中 (选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3、置身于油菜花中可以闻到的芳香气味,时间久了就感觉不到了,这是因为嗅觉的 (填“适应性”或“差异性”).当人感冒时,面对好菜闻不到香味而无胃口,说明了 。
4、“春暖花开相约紫云山”。3月,嘉祥首届杏花节在纸坊镇紫云山举行。春意浓,百花争相放,千亩杏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如图为杏花的传粉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杏花的传粉过程,有时候还可以采用 方式来提高植物传粉质量。
(2)“金太阳杏”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其鲜嫩的果肉主要是由 发育来的。
5、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的,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6、微信上流传的风哥说段子中“会说话的宠物猫”如图所示,很受网民的喜爱,它模仿人的腔调学舌,非常有趣.虽然和人说出的话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中的。
7、完成作图:
(1)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大小相同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日光下 | 日光下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棉华干湿状态 | 潮湿 (含一定水分) | 干燥 | 潮湿 (含一定水分) | 干燥 |
种子萌发数量 | 23 | 0 | 24 | 0 |
(1)变量为光照的一组对照是 。
(2)实验设计中,甲和丁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 。
(3)甲组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 。
2、古筝,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1)小红在古筝演奏中发现,拨动不同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于是她利用弦音计(如图甲)做研究,弦音计上有四根固定在“音箱”上的琴弦,每根弦线的松紧程度都相同。她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若她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2)小红在古筝演奏中还发现,古筝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走音”现象,这是指琴弦发声的 偏离了标准,于是她就拿出“调音器”拧动琴弦右端的弦钉来“调音”(如图乙所示),这是通过改变琴弦的 来实现的。
3、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1)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边长或直径均为5cm)。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实验要求的卡片是 。
(1)
(1)
A .
B .
C .
D .




(2)小华将选出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按照上述方法慢慢向左侧移动覆盖,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4、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 (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3)
A . 50cm-60cm
B . 60cm-70cm
C . 70cm-80cm
(4)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2)
(2)
A .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一张白纸,上面写有蓝颜色的字,在一间只有红光的暗室里,他看到纸是什么颜色,字是什么颜色;简单说明原因。
2、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种子萌发后可长成成熟的植物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农民播种要选择合适的季节,播种前要进行松土,播种后要适量浇水.据此,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适宜的环境条件?
(2)生活中常有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现象.某同学以“过期的板蓝根溶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为研究课题,进行了有关实验,两组种子数量均为20粒.定期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结果如下:
观察时间 处理方式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加入水的油菜种子 萌发数量(粒) | 1 | 6 | 11 | 14 |
加入过期板蓝根溶液的 油菜种子萌发数量(粒) | 0 | 1 | 1 | 3 |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