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人南迁
③社会安定
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①秦汉时期
②夏商西周时期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④春秋战国时期
二、改错题(共5小题)
错误: ;订正: .
三、辨析题(共1小题)
四、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战争和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②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①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
②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上设置了什么官职?
③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先人”肩负友好和平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摘自习近平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材料二:下图是古代著名的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材料三: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摘自习近平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请回答:
←西亚←中亚←西域←河西走廊←
五、综合题(共2小题)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图释改革】
鲜卑姓改为汉姓 | ||||
鲜卑姓 | 汉姓 | 鲜卑姓 | 汉姓 | |
拓跋 | 元 | 贺赖 | 贺 | |
丘穆陵 | 穆 | 独孤 | 刘 | |
步六狐 | 陆 | 贺楼 | 楼 |
【探究改革】
材料一: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