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山西简称“晋”,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该政治格局和名称源于(     )

A . 禅让制 B . 王位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2、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B .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 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D . 历史走向统一的趋势
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4、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图中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远古人类图象,这种远古人类生活在(    )

A . 170万年前 B . 70﹣20万年前 C . 7000年前 D . 公元前21世纪
5、我们目前已经了解到北京人能使用简陋的工具猎取动物,已经学会用火这主要是通过哪种途径得出的结论?(    )

A . 考古发现 B . 史书记载 C . 口口相传 D . 结绳记事
6、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下列选项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人文始祖是(    )

A . 蚩尤与黄帝 B . 尧与舜 C . 炎帝与黄帝 D . 炎帝与禹
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

①兵马俑②司母戊鼎③彩陶④四羊方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8、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当时数百年的兴衰荣辱。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是(    )

A . 晋文公 B . 楚庄王 C . 齐桓公 D . 勾践
9、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

A . 奖励耕战 B . 承认土地私有 C .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 建立县制
10、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图中是“秦权”,它主要是为统一哪一制度?(    )

A . 长度 B . 容量 C . 重量 D . 文字
11、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

A . 楚汉之争 B . 长平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12、西汉前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的盛世时期被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百家争鸣 D . 三国鼎立
13、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儒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的是(    )

A . 周武王 B . 秦始皇 C . 汉武帝 D . 孝文帝
14、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 . 班超出使西域 B . 丝绸之路开辟后 C .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 . 昭君出塞后
15、从东汉中期起,国家陷入了混乱状态,主要表现是(    )

A . 外戚、宦官专权 B . 郡县不服从中央领导 C . 皇帝昏庸残暴 D . 王国叛乱
16、赤壁之战发生在(    )

A . 战国时期 B . 东汉末年 C . 三国时期 D . 南北朝时期
17、哪一王朝最终结束三国鼎立局面?(    )

A . 西晋 B . 东晋 C . 新朝 D . 北魏
18、下列哪一事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

A . 合纵连横 B . 焚书坑儒 C . 孝文帝改革 D . 商鞅变法
19、下列节日、节气与农历相关的是(    )

①国庆节②中秋节③圣诞节④清明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
20、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 . 秦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清朝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某中学初一(8)班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二世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者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押送的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

材料二: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1)此事发生的具体地点在哪里?

(2)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从材料中找)

(3)起义建立的政权叫什么?

(4)两位小队长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3、识图题

(1)它为什么叫这个名称?

(2)它为什么叫这个名称?

(3)简要说明它的出发点和终点。

(4)在这条路上,你将会尽情吃到哪些汉朝不容易吃到的水果(一种即可)

4、识图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交通线被称作什么?

(2)它为什么叫这个名称?

(3)它为什么叫这个名称?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1)上述材料是对那一作品的评价?此作品写作体例是什么?此作品有什么影响?

(2)这一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3)如何评价此作品的作者?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最早使用材料一中图一进行农耕生活的我国原始居民有哪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被史学界称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4)今天我国要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你认为政府该怎样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