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五十二)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它震hàn      着你,烧zhuó      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guǒ      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bó      的能量!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②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不见年年辽海上,      ?(李贺《南园十三首》)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⑥面对人生的坎坷和不幸,我们仍保持高洁的品行和坚定的信念,要像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所吟唱的那样: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委而          ②几欲先       

③面山而       ④执策而      

4、名著阅读。(4分)

    我爱读书。我读      的《西游记》,领略齐天大圣降妖除魔的神通广大;我读曹雪芹的《红楼梦》,佩服香菱      的刻苦精神;我读笛福的      ,品尝那个漂流者在荒岛上的酸甜苦辣;我读高尔基的《童年》,走进      的童年岁月。

二、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紫薇花

杜  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1)诗人笔下的紫薇花有什么特点?

(2)诗中写“桃李”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匆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 , 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日:“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 , 与武决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亡:通“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l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1)
A . 使匈奴明年    安陵君固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B . 为武酒设乐    且焉土石(《愚公移山》) C . 今日之欢    录 ,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D . 与武决    委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两章)
(2)下列选项中划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陵见至诚

(2)
A . 太守即遣人随往(《桃花源记》) B . 不能指一端(《口技》) C . 安陵君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 . 真不知马也(《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②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4)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五十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