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19小题)




与图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活动是( )
①长平之战 ②淝水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巨鹿之战。
二、判断题 (共6小题)
论点(积极影响) | 论据 |
中央集权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及生产活动,巩固国家的统一…… | 秦朝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 |
三、填空题 (共3小题)
四、材料问答题 (共3小题)
【商鞅强秦】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魏晋融合】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材料一:《汉书•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材料三:“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四:“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农天下。”
﹣南朝《宋书》
请回答: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司马迁采访史迹》图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