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五十四)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以华山命名的这种松树,最显      (zhù)的特征莫过于它挺拔伟岸的      (qū)干。沟间  里,山坡上,满是棵棵端正溜直的树身,支      (chēng)着葱茏苍郁的树冠,      (jié)力向太阳靠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充满了一种只有在激烈竞争中才有的奋进向上的精神。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家田输税尽,      。(自居易《观刈麦》)

②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③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孔子《论语·雍也》)

④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此诚不可与争锋。(陈寿《隆中对》)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采桑径里逢迎。(晏殊《破阵子》)

⑦阅读古代诗文,四季美景尽收眼底:早春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盛夏有“      ,听取蛙声一片”,深秋有“      ,便引诗情到碧霄”,寒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度已失         ②有仙则        

③后遂无问          ④胡不见我      

4、名著阅读。

(1)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塑造了众多满腹经纶、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如“      ”(鲁达)一直被人们视为是匡扶正义的人;从沙僧身上我们能看到       (用短语概括人物的性格);从      身上我们能看到正义的化身;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雨雪严相逼”我们能读出       (人名)内心的凄苦。

(2)(他)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这段文字出自       (作家名)的《       》。

二、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除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卫懿公好之。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大夫石祁子,贤臣也。进谏屡次,俱不听。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谍报:“荻人入寇。”懿公大惊、即时敛兵授甲,为战守计。百姓皆逃避村野,不肯即戎。石祁子亲往街市,述卫侯悔过之意,百姓始稍稍复集。大夫渠孔为将,命鼓行而进。狄人诈败,引入伏中,将卫兵截做三处,你我不能相顾。卫兵原无心交战,见敌势凶猛,尽弃车仗而逃。懿公被狄兵围之数重。须臾,懿公与渠孔先后被害,全军俱没。

【注释】①即戎,指参军。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能鸣         ②即时敛兵授       

③百姓稍稍复集          ④命行而进      

(3)翻译下列句子。

厚敛于民,以充鹤粮。

(4)《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而文中卫国却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后赤壁赋(节选)

苏  轼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①玄裳缟衣:黑色的裙,白色的上衣,用以指鹤。②畴昔:昨天。③惊寤:惊醒。

(1)解释句中划线字词。

①掠予舟而西          ②予而言曰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3)《后赤壁赋》是作者被贬黄州时的一篇游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A . 作者写“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一方面表达了自己被贬之际的孤寂之情,一方面也为写自己的梦境做好了铺垫。 B . 作者写自己的梦境实际上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在仕途失意之际想要出世隐逸的思想。 C .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一句表明作者在道士的点化之下已经意识到了要勇于面对人生的困顿,积极进取。 D .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表面上是写梦中的道士突然杳无踪影,更深的内涵却是表现作者对前途、理想的茫然之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五十四)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