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五十五)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wǎng      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zhǎn      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chōng      憬……读书,就像用麦管shǔn      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⑤《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⑥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这样的诗句(连续两句):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未复有能其奇者         ②谓为      

③贤材人远矣          ④溪行,忘路之远近      

4、名著阅读。

    【甲】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那迭克”,这是他们最珍贵的爵位。

    【乙】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丙】“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来。

【甲】文选自      ,【乙】文的作者是      ,【丙】文中的“洒家”是      

二、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虚词在诗中有何作用?

(2)你从本诗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①部:规定,程序。②墨:贪墨,贪财。③燕:点燃,焚烧。④印绶: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

(1)给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饰白银为烛以献

(2)解释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丰庆河南布政使       ②庆曰:“试爇之。”      

谓令曰       ④庆亦终不以银烛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②辄解印绶而去。

(4)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出于什么目的?

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①部:规定,程序。②墨:贪墨,贪财。③燕:点燃,焚烧。④印绶: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五十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