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

A . 前秦与东晋 B . 前秦与西晋 C . 北齐与东晋 D . 北周与西晋
2、汉代以来,人类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最主要是因为(     )

A . 国家统一 B .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 . 太学的建立 D . 交通发达
3、七年级一班开展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体验活动,下列活动场景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用圆形方孔钱购物 B . 种植水稻 C . 穿着棉布衣物 D . 烧烤食物
4、最能够表明战国前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 . 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 B . 战争频繁和激烈 C . 许多水利工程兴修 D . 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5、墨子主张“非攻”,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这表明两位思想家的相同主张是(    )

A . 实行“无为而治” B . 反对不义战争 C . 倡导以法治国 D . 提倡仁和礼
6、下列哪项不属于商鞅变法的措施(    )

A . 奖励耕战 B . 承认土地私有 C . 颁布均田令 D . 推行县制
7、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 . B . C . D .
8、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郡守
9、前几年,“东突”势力在新疆制造恐怖事件,妄图把新疆分裂出去,我们可用以下哪些事实进行反驳(    )

①漠北战役

②昭君出塞

③张骞通西域

④设立西域都护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0、张仲景,华佗都是(    )

A . 政治家 B . 军事家 C . 医学家 D . 文学家
11、张仲景,华佗都是(    )

A . 政治家 B . 军事家 C . 医学家 D . 文学家
12、少数民族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    )

A . 匈奴 B . 鲜卑 C . D .
13、少数民族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    )

A . 匈奴 B . 鲜卑 C . D .
14、某美术兴趣小组想考察秦朝的雕塑艺术,你可建议他们去(    )

A . 河南洛阳 B . 山西大同 C . 甘肃敦煌 D . 陕西西安
15、某美术兴趣小组想考察秦朝的雕塑艺术,你可建议他们去(    )

A . 河南洛阳 B . 山西大同 C . 甘肃敦煌 D . 陕西西安
16、当你遇到某同学说谎、不诚实的时候,你可以用下列哪个故事来帮助他(    )

A . 退避三舍 B . 纸上谈兵 C . 卧薪尝胆 D . 朝秦暮楚
17、当你遇到某同学说谎、不诚实的时候,你可以用下列哪个故事来帮助他(    )

A . 退避三舍 B . 纸上谈兵 C . 卧薪尝胆 D . 朝秦暮楚
18、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统治者是(    )

A . 刘邦 B . 刘彻 C . 刘秀 D . 刘备
19、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统治者是(    )

A . 刘邦 B . 刘彻 C . 刘秀 D . 刘备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其中人口达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的是。(    )

A . 洛阳 B . 官渡 C . 成都 D . 建康
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其中人口达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的是。(    )

A . 洛阳 B . 官渡 C . 成都 D . 建康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请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如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一个机构,它设置的意义是什么?

(4)图二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它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请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

──《史记》

请回答:

(1)《史记》的作者是谁?

(2)材料中提到了哪几件历史事件?

2、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大汉天子》片头曲

请回答:

(1)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2)汉武帝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阅读材料: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分析曹操取胜的原因?

(2)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三国的名称是什么?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三: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里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

(3)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启示?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至少3点)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