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 . CaCO3  石灰石    碳酸钙 B . CaO  生石灰    消石灰 C . Ca(OH)2  熟石灰    氢氧化钙 D . NaOH  烧碱    苛性钠
2、大理石雕像很容易被酸雨腐蚀,下列材料代替大理石做雕像比较耐腐蚀的是(   )

A . B . C . D . 表面镀锌的金属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 2HCl+CuO═CuCl2+H2O B . 2NaOH+CO2═Na2CO3+H2O C . 2HCl+Cu(OH)2═CuCl2+2H2O D . CaO+H2O═Ca(OH)2
4、近段时间,我国猪内价格上涨幅度已超过50%,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对国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为: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

A . 变强 B . 变弱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5、下列物质露置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氢氧化钠 D . 氯化钠
6、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B . 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 C .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D . 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7、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
A . 硫酸铜溶液 B . 硝酸银溶液 C . 盐酸 D . 硝酸钠溶液
8、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年3月11日,沪宁铁路丹阳段施工工地由于残留的铝粉爆炸造成严重伤亡事故.下列关于铝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铝粉和铝块的组成元素和化学性质都不同 B . 上述资料说明铝粉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 C . 铝粉在空气中爆炸的产物是氧化铝 D . 生活中,常用铝粉漆对铁制品进行防护
9、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A .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B . 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 .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 D . pH等于7的溶液
10、下列物质如混入食品中,会导致食物中毒的是(   )
A . NaCl B . NaNO2 C . Na2CO3 D . C2H5OH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

1、请从下面五种物质中选择恰当物质,将其字母代码填入空格中

A.石墨    B.氧气   C.天然气   D.硫酸   E.活性炭

(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2)能用于吸附冰箱异味的是      
(3)可用于制干电池电极的是      
(4)铅酸蓄电池中用到的酸是      
(5)可作燃料的是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从O、H、N、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①能提供呼吸的单质      ;②酸:      ;③不含金属元素的盐: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①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②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③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      

4、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和生铁是含碳量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生铁含碳量      钢的含碳量(填“<”、“>”或“=”).
(2)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反应,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其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这些做法能防止锈蚀的原理是      
(3)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5、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1)装置连接的顺序是      ;你所选择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      
(2)写出你所选最后一个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4)若省略你所选择的第二个装置,则不能验证出的气体是      
6、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1)【作出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②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两种物质.

③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

a、Na2SO4溶液显中性.

b、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      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

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①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②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③成立.

(2)【知识拓展】

①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填“能”或“不能”);

②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NaOH(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丁同学认为铝制品不能用清洁球擦洗,你认为原因是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它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请计算:

(1)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2)该工厂每天用含氢氧化钙75%熟石灰处理150t这种废水,需要熟石灰多少吨.

8、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4)
A . 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B . 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 . 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 . 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 . 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