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五)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



①FeS2 SO2
H2SO4
②SiO2 SiCl4
Si
③饱和NaCl溶液 NaHCO3
Na2CO3
④Al NaAlO2
AlCl3(aq)
AlCl3(s)
⑤CuSO4(aq) Cu(OH)2
Cu2O.




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
②CH3OH(g)+ O2(g)═CO2(g)+2H2(g)△H=﹣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2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非金属性:Cl>Si |
B | 向滴有甲基橙的AgNO3溶液中滴加KCl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 KCl溶液具有碱性 |
C | 在CuSO4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色 |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D | 某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可能不含SO42﹣ |
三、非选择题(共7小题)
②由Zn(OH)2灼烧制ZnO前需进行洗涤,检验沉淀洗涤是否干净的方法是 .
②溶液B中主要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③确定溶液B中含有Fe2+的实验方法是 .
已知:①RCH=CH2+CH2=CHR´﹣﹣﹣﹣CH2═CH2+RCH═CHR´;
②B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 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③D和F互为同系物.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 组峰.

①在无隔膜、微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NaCl+H2O﹣NaClO3+H2↑(未配平)
②在NaClO3溶液中加入KCl发生复分解反应,降温结晶,得KClO3 .
③一定条件下反应:4KClO3 3KClO4+KCl,将产物分离得到KClO4 .
准确称取5.689g样品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从中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葡萄糖,加热使ClO4﹣全部转化为Cl﹣(反应为:3KClO4+C6H12O6═6H2O+6CO2↑+3KCl),加入少量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20mol/L AgNO3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为21.00mL.滴定达到终点时,产生砖红色Ag2CrO4沉淀.
①已知:Ksp(AgCl)=1.8×10﹣10 , Ksp(Ag2CrO4)=1.1×10﹣12 , 若c(CrO42﹣)=1.1×10﹣4mol/L,则此时c(Cl﹣)= mol/L.
已知(如图2):(I)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3•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Ⅱ)30% H2O2超过40℃时会完全分解;(Ⅲ)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②实验中图1装置B需进行温度控制不超过40℃,在不改变NaOH溶液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在55℃ 时蒸发结晶;② ;③ ;④ ;得到成品.
SO2(g)+NH3•H2O(aq)=NH4HSO3(aq)△H1=a kJ•mol﹣1
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H2=b kJ•mol﹣1
2(NH4)2SO3(aq)+O2(g)=2(NH4)2SO4(aq)△H3=c kJ•mol﹣1
△H= kJ•mol﹣1 .
K= .
[已知Ksp(CaCO3)=2.9×10﹣9 , Ksp(CaSO4)=9.1×10﹣6]
①将黄铜精矿(主要成分Cu2S)与硫酸铵混合后在空气中进行焙烧,可转化为硫酸铜同时产生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研究硫酸铵的分解机理有利于对磷石膏的开发.在500℃下硫酸铵分解过程中得到4种产物,其含氮物质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写出该条件下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
③(NH4)2SO4是工业制备K2SO4的重要原料.根据图乙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简述工业上制备K2SO4晶体的设计思路: .


②含有1molNi原子的合金中储存H2的物质的量为 .
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100℃时,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并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