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    B . 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C . 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 . 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因为法律(    )

①维护公共秩序                           ②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③维护公共安全                           ④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有人说,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有人说:公平是“百德之总”;有人说,公平是一种美德……这充分说明 (   )

A . 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各不相同           B . 社会生活中总有不公平的现象  C . 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                     D . 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4、正义与每一个人的行为相关,其基本要求是(   )

①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②要有一颗同情心

③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④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法律与道德相比较,两者的共同点是(   )

A . 表现形式相同 B . 调整对象和范围相同 C . 实现方式相同 D . 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6、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最主要特征是(   )

A .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 对全体人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D . 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
7、一天,一位年轻人向老者问路:“喂,老头,去公园还有多远?”老者说:“还有三百丈”年青人纳闷:“路途怎么用丈?”这一故事告诉我们(   )

A . 讲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B . 材料中老者没有礼貌 C . 文明礼貌是个人私事,与他人无关 D . 长辈对晚辈要求苛刻
8、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 . 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 .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C . 健全我国的国家制度                   D . 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
9、中国有句古话“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说明了有教养的人(   )

A . 懂礼节,有礼貌 B . 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 C . 懂得尊重别人 D . 注意生活细节
10、法治社会岂容“特殊公民”,告诉我们 (   )。

A .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可适当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B . 任何人只要违反国家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C . 特殊人物有时可以把自己的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   D . 我国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11、下列选项中哪两部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  )

A .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B . 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C . 宪法;刑法 D . 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2、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体现。下列对公平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 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B . 公平地对待他人、社会,也公平地对待自己 C . 社会将获得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平地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 D . 公平交易、严格执法、维护正义
13、下列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行为是(    )

A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向大海排放放射性污水 B . 某饮料企业生产含有塑化剂的涉“毒”饮料 C . 历时四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 D . 南京市采取多项措施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4、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这一说法:(    )

①承认了公平是相对的          ②肯定了人们对公平追求的必要性

③否定了公平的存在              ④否定了任何社会都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5、“法律可以强制你赡养父母,但无法让你真正孝敬父母。”这句话说明(    )

A . 要依法治国 B . 法律的强制作用名不副实 C . 要以德治国 D . 要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16、

如图,漫画“聚众飙车”说明(    )

①法律维护公共秩序                  ②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④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7、违法行为是指(    )

①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③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④会受到舆论谴责的行为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8、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表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B . 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C .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19、

2015年我国反腐工作深入推进,多个中央部委联合开展“猎狐行动”,缉拿逃亡海外的贪官,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维护公平正义    ②杜绝腐败现象

③推进依法治国    ④捍卫法律尊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

A . 道德 B . 宪法 C . 刑法 D . 法律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追求公平是必要的。(    )

A . 正确 B . 错误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丰富,譬如“自强不息、见利忘义、自尊互敬”。(    )

A . 正确 B . 错误
3、注意生活细节的人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

A . 正确 B . 错误
4、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   )

A . 正确 B . 错误
5、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所以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简析题(共2小题)

1、李某因屡次敲诈勒索未成年学生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某班级同学在谈论此事时,学生张某说法律禁止做的事坚决不做就不会违法。

(1)李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张某的说法是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材料:张涵,男,汉族,1992年11月生;张辉,男,汉族,1990年11月生,系张涵的哥哥;刘元飞,男,汉族,1992年12月生,系张涵的表弟。三人均为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汀岐村村民。同是“90后”的张涵三兄弟,当面对陌生人被抢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追击歹徒,被砍成重伤,以英勇行动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彰显了人间正义。──2015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见义勇为模范)

(1)张涵三兄弟以英勇行动彰显了人间正义。请问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学习了模范事迹后,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四、实践探究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的。

材料二:我国刑罚、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普通法律的序言中都有这样的意思表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只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以上三则材料又共同说明了什么?

(3)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