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
(1)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半球分别是( ) (1)
A . 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 . 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C . 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 . 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2)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 (2)
A . 20°E
B . 160°W
C . 20°W
D . 160°E
2、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换个角度看世界,根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1)
A . 地图三要素是指向标、图例、备注
B .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
C . 面对地图始终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 . 百度地图是属于传统纸质地图
(2)图中甲点经纬度位置是( ) (2)
A . 0°,105°W
B . 0°,105°E
C . 0°,75°W
D . 0°,75°E
(3)图中乙为( ) (3)
A . 亚洲
B . 北美洲
C . 非洲
D . 南美洲
(4)图中丙为( ) (4)
A . 北冰洋
B . 印度洋
C . 大西洋
D . 太平洋
(5)甲点位于上海的( ) (5)
A . 东南方向
B . 西南方向
C . 西北方向
D . 东北方向
(6)换个角度看世界,是哪位科学家观察世界地图之后引发了思考并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 (6)
A . 麦哲伦
B . 哥白尼
C . 哥伦布
D . 魏格纳
3、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换个角度看世界,根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4、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的信息,根据所学的地图知识回答问题。
(1)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1)
A . 世界地图
B . 中国地图
C . 山东地图
D . 临沂地图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欧洲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这说明( ) (2)
A .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B . 欧洲天气晴朗
C . 欧洲人口密集
D . 欧洲水域面积大
5、 2016年3月12日,张家界天气预报:白天,晴,降水概率20%,风向北,微风。夜间,晴,降水概率0,风向北,微风,温度4℃~8℃。据此,回答问题。
(1)能正确描述张家界该天天气的词语是( ) (1)
A . 寒冷干燥
B . 风和日丽
C . 炎热多雨
D . 温暖湿润
(2)根据这天的天气情况,当地人们较为适宜开展的活动是( ) (2)
A . 开展滑雪比赛活动
B . 开展游泳比赛活动
C . 在稻田里插秧
D . 在室外晾晒衣服
6、 2016年12月20日,北京、济南等地出现了雾霾天气,空气污染空前严重。据此回答问题。
(1)与浓雾天气现象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 (1)
A .
B .
C .
D .




(2)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影响,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2)
A . 大量燃烧植物秸秆
B . 提倡私家车出行
C . 尽量使用煤炉生火做饭
D . 倡导低碳生活
7、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1)图中哪一条曲线能表示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决定人口增长的因素是( ) (2)
A . 计划生育政策
B . 出生率
C . 死亡率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8、小明和小强对人口增长问题争执不休,小明说:“人口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小强说:“人口越少越好,人少不仅住房宽敞,分到的资源也多。”你认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口增长再快再慢都行
B . 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 . 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
D . 人口增长越慢越好,这样就不会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
9、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装束的居民多信仰的宗教是( ) (1)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佛教
D . 天主教
(2)由图中景观,判断下列关于所在地区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B . 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却极少下雨
C . 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D . 这里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10、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聚落一般分两大类,即乡村和城市
②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③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
④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等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①④
11、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造成两地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1)
A . 地形
B . 气候
C . 人种
D . 风俗习惯
(2)下列四种民居中,能反映湿热特点的是( ) (2)
A .
B .
C .
D .




12、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
A . 人口多少
B . 开发历史早晚
C . 经济发展水平
D . 军事力量强弱
13、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自己的家园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破坏。目前,下列问题属于全球性问题的是( )
A . 人口爆炸、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战争问题
B . 人口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C . 人口问题、安全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
D . 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和平问题、安全问题
14、如图是美国某汽车公司汽车生产的一些情况,该材料所表达的基本含义是( )
A . 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B . 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 . 国家间和平共处
D . 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各自独成一体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
我市某校初二学生利用暑假组织“探究家乡生态美”的实践活动。下图是同学们实地测量并绘制的该区域示意图和基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
(1)图示区域聚落类型是 (乡村或城市)。
(2)图中小河流向大致是 。
(3)根据图文资料推测该基地过去曾是 (海洋或陆地),生长着许多海洋生物。
(4)同学们发现实践基地设立着警示牌:崖高危险,请勿靠近!据此和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该处的地形是 。
(5)甲、乙、丙、丁四村需要合村并点,你认为最佳位置是 ,为什么? (写出两条理由)
2、
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读下图并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气温最高月或最低月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 半球位置。图中,甲、乙两地气温最高月均出现在 月,因而两地都位于 半球。
(2)根据气温曲线图,甲、乙两地气温变化规律很相似,都是夏季气温较 ,冬季气温较 ,且最冷月气温均在 ℃以上。
(3)根据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甲地 季多雨,乙地却 季多雨。
(4)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可以判断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属于 气候,该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
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经过A地的重要纬线是 ,该线经过的地区主要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2)沿大西洋的东岸由A地开始向北气候依次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 气候——寒带气候,这种分布特点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3)图中B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 。
(4)C地的气候是 气候,这种气候的分布特点是 。
(5)B、C两点中,降水较多的是 ,原因是 。
4、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归纳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海陆位置方面: ,
气候方面: ,
地形方面: 。
(2)图中A、B两地,人口 (稠密或稀疏)。
(3)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能否用人口迁移的方式使人口分布均匀?为什么?
(4)图中C地所处大洲的人口密度 (大或小)。
(5)图中B地所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高”或“低”)。
(6)C地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D位于人口数量最 的大洲,E地居民主要信仰 教,官方语言主要是 。
5、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世界范围看, 洲(D洲)的西部地区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B 洲、C 洲、A 洲。
(2)图中A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① 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② 运河;CE两大洲的分界线是③ 运河。
(3)人们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
(4)试举一例,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