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各种相互“转化”过程在生命系统中不能实现的是( )
A . 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转化
B .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的转化
C .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与S型菌的转化
D . 在叶肉细胞内,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转化
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字母表示物质,其中物质B内含有活跃的化学能.有关分析有误的是( )
A . 图中B为NADPH,C为ADP+Pi
B . 构成类囊体薄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
C . 光能被吸收并转化成B,ATP中的化学能
D . 水在光下分解成A,H+ , 其中A将全部释放到空气中
3、研究发现,FOXP3是决定某些T淋巴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关键性转录调控蛋白,对它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免疫相关疾病(如癌症、器官移植)的治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FOXP3可能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②控制FOXP3合成的基因只存在某些T淋巴细胞中
③T淋巴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将发生改变
④T淋巴细胞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的导致癌细胞裂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一道工序﹣﹣“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中,不需要酶的参与
B . 翻译过程中有3种RNA的参与
C . 翻译的起点是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
D . 翻译过程中有2种碱基配对方式
5、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彼此分离
B .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
C .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D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激素均具有两重性和极性运输的特点
B . 植物激素只有进入靶细胞内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C . 同一植物细胞上可能含有多种激素的受体
D . 植物激素是一类微量、高效的有机物,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二、解答题 (共6小题)
1、图1为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和Na+吸收过程;图2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1)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 模型;该模型中可以依据 的分布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2)图中葡萄糖分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判断的依据是 .
(3)酶活性是指 , 该实验以 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
(4)已知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可推测出图2中pH值为3时的酶活性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值为9时酶的活性,原因是 .
2、抗利尿激素(ADH)又称加压素,如图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字母A,B,C表示体液,I、Ⅱ表示过程).
(1)当食物过咸时,过程Ⅱ会 (填“加强”或“减弱”).
(2)据图分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是:改变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一方面促进 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细胞膜上 .
(3)在体液调节中,cAMP被称为第二信使,则图示调节过程的第一信使是
(4)内分泌失调症往往是导致多种激素分泌异常.糖尿病患者不仅胰岛素分泌异常,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也比正常人 .
3、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水库、滩涂、池塘等,被称为“地球之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湿地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 (填“就地”或“易地”)保护.
(3)在对湿地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 法进行采集,调查;常用 法进行统计.对于不知名称的小动物 (填“是”或“否”)需要统计在内.
(4)某地区为丁增加耕地面积,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该实例说明了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4、下面为某种遗传病系谱图,已知该病是由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与该病相关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Ⅱ﹣3的基因型为 .
(2)图中与Ⅱ﹣4互为直系血亲的个体有 . (填序号)
(3)若Ⅲ﹣10为男孩,则其患病的概率为 , 若Ⅲ﹣10为女孩,则其患病的概率为 .
(4)若Ⅲ﹣9与该病的患者婚配,他们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
5、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流程为:秸秆→纤维素菌酶解→葡萄糖→酵母菌发酵→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应使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2)为了进一步纯化纤维素分解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染液,用 (方法)接种,然后挑选周围 产生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 (试剂)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有无酒精产生.为了使酵母菌菌种能够反复利用,可采用 法固定化.
(4)发酵时乙醇浓度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性,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酵.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出耐乙醇的酵母菌新菌种,该过程需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在PCR扩增反应中需加入 酶和2种引物,其中引物的作用是 .
6、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在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动物基因工程中,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其原因是 .
(2)在克隆动物培育过程中,将供体细胞注入处于 时期的去核的 细胞中,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3)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利用了B淋巴细胞 和骨髓瘤能够 的特性,因此单克隆抗体具有化学成分单一,特异性强、产量高和特点.
(4)在胚胎工程中,常需要给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其目的是 ;给受体也要注射相应的激素,其目的是 , 从而使供体与受体具有相同的生理状况.由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 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