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甘肃省张掖市高考生物三诊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有关细胞成分和基本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核细胞中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直接为合成蛋白质提供模板 B . 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自由通过核孔 C . 变形虫对食物的摄取与体内线粒体有关 D . 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的红细胞吸收K
2、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 . 染色体变异仅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 . 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 D .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
3、

如图示人体生长激素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该基因中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该生理活动可发生在人体的所有细胞中 B . ②与③结构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 C . 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改变均导致基因突变 D . 所产生的①中C至少有(0.5n﹣1)m个
4、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压片→观察 B .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也可在酸性条件下使橙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 C . 蛋白质鉴定:将适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 D . 用黑藻叶片进行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5.6% B . 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最小 C . 肉食动物由于数量较少即便不补偿输入能量一样能较好的生存 D . 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给了分解者
6、下列与信息传递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浆细胞细胞核的核孔能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B . 反射弧上的突触主要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变 C . 激素与靶细胞膜或靶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发挥调节作用 D .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是引起特异性免疫调节的初始信息

二、解答题 (共6小题)

1、因为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蒿素治疗疟原虫的原理是,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与疟原虫细胞膜表面蛋白结合干扰其蛋白的功能,使细胞膜失去      功能,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
(2)将成熟青蒿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出现      现象.若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后再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会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青蒿根尖,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面对其他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影响了      正常功能.
(4)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在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限制C点后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5)取若干大小相同、生理状况相似的青蒿植株,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在不同温度下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

﹣1

﹣2

﹣3

﹣4

光照后比暗处理前增加(mg)

+3

+3

+3

+1

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再立刻光照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则:①在a点的光照条件下,青蒿叶片中能产生[H]的场所是       . ②假如叶片增加或减少的都是葡萄糖的质量,那么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产生氧气量最多的是      组叶片,其氧气的产生量为      mg.

2、细胞通讯是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须的.A图是几个细胞通讯的实例.

(1)A图中的激素是      (填激素名称),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含量会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2)图中传递信号的物质是             . 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在      方面的作用.
(3)如果在B图中的A点给予有效刺激则在B图中的      点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4)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3、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BB)淡紫色(Bb)与白色(bb)之分,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

(1)基因型Aa的植株减数分裂时,若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Aa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 若偶然出现了一个aa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2)选择基因型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F1自交得F2 , F2中晚开花紫色茄子的基因型会有      种,早开花淡紫色果实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3)若只取F2中紫色茄子的种子种植,且随机交配,则F3中深紫茄子所占的比例为       , B的基因频率为      

(4)若通过基因工程将抗青枯病基因D导入到F1中,并成功整合到一条染色体上,以获得抗病新品种(不考虑交叉互换),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 若要在尽短的时间内获得早开花抗青枯病的深紫色茄子,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 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一定能成功吗?      (一定,不一定).

4、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0→b时段内野兔的死亡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出生率,此阶段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型.
(2)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       . 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      之间.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不慎脱落,则导致调查结果      (“偏高”或“偏低”);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别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l,该比例      (“有利”或“不利”)于种群增长.
(4)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属于      演替.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优势种群,这主要体现了不同植被物种对      的竞争能力不同.研究表明某种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5、如图为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月季花粉植株的一种途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方法是      。一般来说,在      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为此,通常选择      的花蕾,成功率最高.
(2)上述途径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还可以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如果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培养几种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4)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采取的措施是       , 如果       , 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6、某高校研发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有效成分是一种该菌表面抗原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面抗原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的       , 进行人工合成,然后通过      技术大量扩增.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 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 在表达过程中,启动子需与      识和结合,从而驱动转录过程.最终翻译是否成功,常用的检测方法是      
(4)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      细胞数量增多,导致获得的免疫预防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甘肃省张掖市高考生物三诊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