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C .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 .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A . HCl  MgCl2  NH4Cl B . H2O  Na2O   CO2 C . CaCl2  NaOH  H2S D . NH3   H2O  CO2
3、已知在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0族,预测第114号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 B . 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C . 肯定是非金属元素 D . 常见的化合价有+2和+4价
4、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 B . 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 . 加入适量蒸馏水 D .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5、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不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 KMnO4溶液 B . NaClO溶液 C . 饱和NaHCO3溶液 D . 饱和Na2CO3溶液
6、化学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 B . 氢能是清洁能源,工业上电解水法制大量氢气符合节能减排理念 C .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该分散系可发生丁达尔现象,由此可推测纳米材料的直径为1~100nm之间 D . 将苦卤浓缩、氧化,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提取海水中的溴
7、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已知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X

Y

Z

W

A . X、Y、Z、W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元素 B .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W>Z>Y C . 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D . 一定条件下,W的单质可以置换出Z的单质
8、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Y(g)+Z(g),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是(   )

①X的分解速率与X的生成速率相等   ②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③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Y的同时生成1molZ.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9、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④⑤ D . ②④
10、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列化学用语描述错误的是(   )
A . H2O的电子式 B . Cl的结构示意图 C . NH4Cl为离子化合物 D .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12、将3.2g Cu跟30.0mL 10.0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 , 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 , 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
A . 0.5a mol B . (0.1+a)mol C . 0.1a mol D . 2a mol
13、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HBr、NO2、HCl、S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气体通入足量稀氯水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无色透明溶液,把此溶液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和硝酸酸化了的AgNO3溶液,均出现白色沉淀,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不能确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SO2 B . 原气体中肯定有HCl C . 原气体中肯定没有CO2 D . 原气体中肯定没有HBr、NO2
14、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 .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15、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A . v(A)=0.5 mol/(L•s) B . v(B)=0.3 mol/(L•s) C . v(C)=0.8 mol/(L•s) D . v(D)=1.0 mol/(L•s)
1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由图1可知,T1<T2 , 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 C . 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v的是点3 D . 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单质X和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Y、W的氢化物沸点高的是      (写化学式),原因是      
(3)元素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 , 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①Y管中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 , 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①Y管中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

      

      

3、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 , 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①Y管中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

      

      

(3)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 , 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①Y管中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

      

      

4、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 , 与相邻的合成氨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所需氮气来自空气,常用物理方法获;该方法是      
(2)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主要方程式是      
(4)上述生产流程中,有关NH3的作用及说明正确的是      

A.提供制各产品所需的氮元素

B.增大CO32的浓度促进反应发生

C.作反应的催化剂

(5)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      .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      
(6)写出硫酸钙的其它一种用途      
5、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 , 与相邻的合成氨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6、如图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该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K= ,它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甲醚(CH3OCH3)在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工业上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CH3OCH3 . 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

(i)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830℃时反应③的K=1.0,则在催化反应室中反应③的K      1.0(填“>”、“<”或“=”).

(ii)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mol/L,c(H2)=2.4mol/L,5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4mol/L,c(H2)=a 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mol/L,a=      mol/L.

(iii)反应②在t℃时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0.5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甲醇,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c/(mol•L1

0.8

1.24

1.24

①此时刻,v       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平衡时二甲醚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