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9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

1、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丽的景色是大自然的恩赐,微风拂面,清吟着旷古的诗句,盘卧龙般的大树庇这一方草地。花下,潺潺流水搅碎婆的花影,粼粼水波荡漾着飘落的花瓣。

A . guī   qiú   yìn   suō B . guì   zhā   yīn  suō C . guī   qiú   yīn   shuō D . guì   zhā  yìn  shuō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旧书摊前,小王久久地端祥小人书《水浒》的封面,那无精打采的书贩见他只看不买,露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呵斥他不用再看。 B . 《红高粱》蜚声海内外,让莫言和异彩斑斓的的“高密东北乡”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 C . 因为梦想着成为世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于是山顶的一潭积水不惜粉身碎骨,飞泄而下,最终化为状丽秀美的瀑布。 D . 雪后初阳照得整个大地红妆素裹,而急躁的鸟儿也扯开喉咙,唱起了令人振奋的歌。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人生就是在一次次攀登高峰的过程中成就精彩的,明确目的、设定目标后,下一步就需要制定缜密的计划。 B . 父母尊长如果说错了,应该和颜悦色、委曲婉转向他们说明,但是心里面还要存着对父母的孝顺之心。 C . 杭州绿城队在比赛中有种味同嚼蜡的感觉,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的情况下被上海上港队淘汰出局。 D . 这篇作文记述了一次春游的经历,竟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当前世界经济的普遍下行对人类发展事业产生负面影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归咎于2008年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 B . 香椿树芽作为蔬菜在浙江少见,但在北方却是高档蔬菜,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作用。它常生于山地杂木林或疏林中,因此广泛在各地栽培。 C .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职务,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D . 毕业在即,骊歌唱响,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三年来我们同窗共读、互相切磋、快乐成长、共同进步。
5、古诗文名句填空。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②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④野芳发而幽香,       , 风霜高洁,       ,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说,但是周敦颐赞誉那“            ”的君子,他们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请选用《爱莲说》中的句子填写)

⑥小雨同学因自己优秀的成绩被小枫诬为是头看来的而伤心哭泣。班长见状就安慰小雨,说:“            。”(用孔子《论语》中句子作答)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北宋散文家      (作家名)因受滕子京之嘱而写下名篇《岳阳楼记》,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至今在耳;鲁迅在《社戏》里尽情刻画了许多真诚淳朴的少年,如胆大勇敢的双喜,甘愿叫大家偷自家豆的      等,勾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英国莎士比亚戏剧《      》那个为一磅肉而不顾人生命的吝啬鬼夏洛克,则永远地被钉在良知的耻辱柱上。

(2)班里就“怜爱之心是人类最丰厚、最重要的精神财富”的话题展开讨论,下面哪个人物可以作为讨论的论据,请选择其中一个恰当人物,结合具体事例简述理由。

简·爱         格列佛        鲁智深

7、读对话,写请假条。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么写?(只写正文,不超过60字)

教练:小王,萧山区的中小学篮球比赛预赛的场次和时间已经下来了。

小王:教练,是什么时间呢?

教练:明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第一场比赛很关键,你是篮球队主力,必须全力以赴。

小王:地点在哪里?

教练:萧山区十一中室内篮球场。

小王:可是明天我还要上课,那我得马上向班主任请假。

教练:好。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

    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绣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锃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的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了……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郎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的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太阳底下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在阳光下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如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象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张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永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神曲•天堂》)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1)父亲和老人们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

(2)请赏析下列句子。

①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郎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②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

(3)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但丁的诗句:“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请结合文章分析所引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4)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以下两种,你认为哪种正确,理由是什么。

①文章写老父亲坐在房前沐浴阳光,写老人们窝聚在冬日里,甚至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表达了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如果有阳光陪伴,是幸福的;人应欣赏享受阳光,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使生活的天空充满阳光。

②本文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细腻而又生动地抒写了对父亲、对故乡的眷眷思念,就像那阳光一样挥之不去。阳光照得愈多,亲情乡情愈是浓烈。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切莫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专家呼吁,在网络时代,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曾几何时,一个人写字的水平意味着他的修养和素质。而E时代的到来,电脑打字的书写方式,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手写文字的习惯。面对着曾经熟悉的文字,手指放在键盘上,就知道该按哪个钮,但拿起笔,许多字却印象模糊写不出来。这种“手写时代”老年人才会经常出现的“提笔忘字”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愈来愈明显,被人戏称为“电脑失写症”。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大学生对电脑等数码多媒体有依赖感,遇到结构稍微复杂一点的汉字就要借助手机和电脑来“救助”。①在某人才招聘会上,一些应聘大学生的电子简历装帧精美,电脑编排功夫非同一般,但他们的汉字书写简直没法看,甚至有人连填表书写“聘任”的“聘”字都要抬头看招聘现场的大标语。去年,某媒体记者在IT行业聚集区街头随便找行人做了个调查,让他们写出“尴尬”一词,结果十余位过路的大学生、高三学生和公司白领等,竟无一人能正确写出来,着实令人“尴尬”了一回。

    众所周知,汉字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不论是方正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即便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国外的专家学者认为:②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在开发智力上是没有止境的;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正因为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中,都将“书法”列入必修课。

    在很多外国人都把汉字当成一门艺术,在积极地学习中文的今天,国人却因电子书写的推广,让“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成为另类景观,不仅提笔忘字,而且提笔写错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还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是儿童化的趋势,实在是一种悲哀。这样的“写字困境”频现,不仅隐藏着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中文教育的失落与迷失,也意味着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及其所传承的中国语言文化也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

    当务之急,有必要将汉字作为一种“国粹”来进行保护,让每一个公民对这种民族文化敬畏有加。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同时,重拾传统学习方式,培养阅读图书、手写文字习惯;我们的中小学校也要与时俱进,在研究语言教学的技术手段、推进板书教学的同时,抓好学生的“手写”训练,不仅要求学生用手写作业,更要在我们庞大而运转自如的考试机器里,加入关于写字的内容。如此,“提笔忘字”的“别扭”才会淡出我们的视野。

(1)第一段写很多学生提笔忘字,其作用是什么?

(2)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危害。

(3)请指出文中①②两处划线句各采用的论证方法,并分别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4)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因天资绝人。三岁识书,日记千百言,过目即成诵 , 六岁能诗,七岁能文,落笔惊人。弱冠,才器超迈,日阅方册,思得如古人者友之,作《希圣解》。国子司业砚弥坚①教授真定,因从之游,同舍生皆莫能及。初为经学,究训诂疏释之说,辄叹曰:“圣人精义,殆不止此。”及得周、程、张、邵、朱、吕②之书,一见能发其微,曰:“我固谓当有是也。”及评其学之所长,而曰:“邵,至大也;周,至精也;程,至正也;朱子,极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也。”其高见远识率类此。因丧父,事继母孝,有父、祖丧未葬,投书先友翰林待制杨恕,怜而助之,始克襄事。因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家虽甚贫,非其义,一介不取。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公卿过保定者众,闻因名,往往来 , 因多逊避,不与相见,不知者或以为傲,弗恤也。尝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

(节选自《元史· 刘因传》)

【注】①砚弥坚:人名。 ②周、程、张、邵、朱、吕:指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邵雍、朱熹、吕祖谦。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七岁能文(写) B . 弱冠(男子的美称) C . 丧父(通“早”) D . 往往来(拜访)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B . 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C . 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D . 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日记千百言,过目即成诵。

②尝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

(4)刘因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解】①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②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属楚国境。③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④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1)颔联通过对渡鸟、秋水的画面描写,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2)结尾两句是点睛之笔,“忧”“怜”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四、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来到一座山脚下,问当地的一位农民:“从山脚到山顶,需要多长时间?”

    “少说也得两个小时吧。”村民说。

    “两个小时?怎么可能呢?山不高,距离山顶也不远。”那人说。

    “那是你看到的,而不是你走到的。”村民回答。

    果然,从山脚到山顶,那人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当他站在山顶的时候,他才真正明白那位村民的话:看到与走到,永远不是一回事。看到了,不等于走到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到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9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