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2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春天的校园,阳光和煦,槐花飘香!那一串串白色花簇 , 点缀在枝繁叶茂之间,引人情不自禁驻足观赏,而香气也会在你毫不经意时突然袭入你的鼻管,让人心生惬意。真正是世间风物千般好,惟有春色情独钟!
①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
②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饭疏食饮水, , 乐亦在其中矣, ,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④在中学生排球比赛中,你校排球队接连失败,而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为此可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话来表述你此时的心境: , 。(诸葛亮《出师表》)
⑤《武陵春》中,人事变故使词人感触万千,其中最能体现其无限悲苦的情感的,以泪代语的句子是: , 。
⑥去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实质性进展,沿线许多国家积极参与,前景一片大好,呈现出正如 , 的景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备选人物:①林冲 ②祥子 ③简·爱
王明:老师,今天我不小心丢失了钱包和钥匙。
老师:什么时候丢的?
王明:中午在餐厅。
老师:钱包和钥匙什么样子的?包里有什么东西?
王明:钱包是黑色的,有拉链。钥匙放在包里,有五六把钥匙,包里还有六十几块钱和学生证。
老师:好的,你先别急。你去告知班长,让他去广播室播一条通知。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坦然走过乞丐
毕淑敏
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与的喜悦。
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信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着的聪敏欣赏不已时 , 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你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你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出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无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了公安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乞讨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
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份神功。你说的那些事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我疑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告,难以自食其力啊。
我说,这却难了。每个人在掏腰包施舍之前,难道还要雇个私人侦探,一一查访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 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我说,那怎么办呢?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扔钱。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选自《毕淑敏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A →B尊重→C →D →E坦然
①当我对女孩见微知着的聪敏欣赏不已时。
②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
人工智能对中国的意义超乎你想象
虽然机器人经济,可能将无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工作岗位消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自动化经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势。
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在去年美国白宫和英国政府的人工智能报告上,便将其视为影响未来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白宫甚至将其列为国家战略。
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为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能量,缔造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来自埃森哲与经济学前沿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大胆提出,到2035年,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的普遍采用,可能会将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提高一倍。
对于中国而言,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在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对经济最大的价值在于更大规模地实现自动化、机器化转变。虽然这种自动化经济,或者叫机器人经济,可能将无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的工作岗位消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的是,这样的自动化经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势。
很多人想象不到,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包括医疗、教育、公共安全、交通等,都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从具体实际应用来说,制造业却可能是最快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蓝海领域。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与日本、德国相比较,至少有20年的差距。但这恰恰也为制造业进行转换、升级提供另一种便利,亦即其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击败,改造起来反而更加容易。
除此之外,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研究成果等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基础。比如在人才方面,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实力的半壁江山。这一点,有个例子可以说明中国的影响力。
2017年的美国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年会,原定于一月底在新奥尔良举行。选址上没问题,但时间恰好撞上了中国的春节。这在过去没有什么,但现在却不同了。鉴于中国人工智能科学家们的重要性,最后会议不得不延后一周,在旧金山举行。
所以,中国既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也有足够的市场进行改造升级的需求;中国既有后发优势,也有先发优势。诚如李开复所言,人工智能是中国引领全球的巨大机遇。
(2017-03-14,摘自《新京报》,有删改)
①比如在人才方面,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实力的半壁江山。(“半壁江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②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势。(“进一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材料一:去年以来,人工智能便成了科技圈的宠儿,其他诸如AR,VR的,似乎都消失不见。而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工智能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有数据表明,在2015年全球顶尖期刊上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里,华人作者的比例达到了43%。同时,根据乌镇智库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在2012年就已经超过美国。
三、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一)
青州有谋反者,州县逮捕支党,收系满狱,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覆按①之。仁师至,悉脱去杻械② , 与饮食汤沐,宽慰之,止坐其魁首十余人,余皆释之。还报,敕使将往决之。大理少卿孙伏伽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③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仁师曰:“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而不为伸邪?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伏伽惭而退。及敕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
(二)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注释】①覆按:审查核实。②杻械: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③徒侣:同伴。
①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
②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二月四日作①【宋】陆游 秋行 【宋】徐玑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四、作文(共1小题)
一天,校长向学校的一个三年级班级宣布:谁要是能背出《醉翁亭记》,他就邀请他们去黄山免费旅游。那是许多孩子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但是,醉翁亭记篇幅太长,要背诵有相当大的难度。
但是有一天,一位11岁的学生竟然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诵了下来,没出一点差错。同学在惊叹他有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是如何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呢?”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
这个孩子,名叫胡适。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