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1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8小题)

1、阅读以下文字,请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找出并订正两个错别字,填写在横线上。

    G20峰会的世界影响力不容小觑      (xù  qù),G20之于杭州既是荣耀,亦代表着未来。杭州要以此为契      (qì   qiè)机,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乘势而上。

——摘自杭州网

    盛会花落钱塘,世界注目杭州。全市广大中小学生要厚德向善、阳光自信、志存高远、搏雅精进。爱家乡、爱杭州、爱祖国,提升内晗修养,以文明、阳光、和谐、奋进之形象,扬青春少年之热情,展美丽学子之风采。携手“1+6”,做好东道主,文明热情迎接G20。

      改为                    改为      

2、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    )

A . 一曲《春江花月夜》犹如仙乐飘飘,那难以描绘的动人旋律顿时充斥于山野林谷之间。 B . 科学研究是没有界线的,因此各学科的所谓“经典理论”都不应该成为“禁区”。 C . 六月的天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天气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D . 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在今后几年里,杭州将与亚运两个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亚运也会跟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每个人息息相关
3、下列句子排序最为连贯的一项是(    )

    萧山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浙江文明之源头、浙江交通之枢纽、浙江经济之首富、浙江休闲之胜地、浙江民生之乐园”。

①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湾南岸、钱塘江南岸

②该区综合实力居浙江各县(市、区)首位,多次蝉联“中国大陆极具投资地第一名”

③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区,西北临钱塘江

④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

⑤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

⑥与杭州主城区一江之隔,北频杭州湾,与海宁市隔江相望,陆域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

A . ⑤②③①④⑥ B . ①④⑥⑤②③ C . ④①⑤③⑥② D . ③①④⑥⑤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如此,而且春天的西湖是最美丽的季节。 B .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已经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杭州高薪区有关单位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C .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这些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D . 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 决眦入归鸟,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与成语“曲径通幽”有关的诗句是            

④白居易《观刈麦》中的            。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都反映了农民劳动的艰辛。

⑤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正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写:            

6、中午同学们食堂就餐,值周班班长李明负责食堂就餐秩序,他发现一位同学吃完饭直接起身走人,没有将餐盘放回回收处,于是李明走上前去,对那位同学进行了耐心地劝导。下面是两人对话片段,请补写其中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

李明:      

同学:“啊?这不是食堂阿姨会收拾的吗?为什么要我拿回去?”

李明:      

同学:“是的,你说的很有道理。我现在就拿到回收处。”

李明:“谢谢你,再见!”

同学:“也谢谢你,再见!”

7、名著阅读。

文学名著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经典情节,令人难忘。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

(甲)____________被众从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众邻居五六个都跟着来。老太太赶出来叫道:“亲家,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众邻居道:“这自然,何消吩咐。”说着,一直去了。

(乙)曹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遂不疑玄德。

(1)甲段文字选自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作者是       , 横线处描写的人物是      

(2)乙文所写的故事情节是《      》中的      

8、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我也追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题目。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现象”的调查统计图,请根据这个“追星现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影视明星类型

有卓越贡献的中外名人

艺术之星

实力派影视歌星

偶像派影视歌星

喜欢该类型的同学

36人

40人

90人

194人

所占百分比

10%

11%

25%

45%

(1)研究了图中的相关数据,你会发现: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向家长和老师的建议是: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篷摇梦到春江

叶文玲

    ①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那该多好!

    ②那时,我并没见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有关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

    ③我终于圆了梦。回归浙江仅两年,我已两次遂了与她亲近的心愿。一是去岁金秋,一在今年暮春,两次均作陪客,陪文朋艺友遨游。一棹轻波碧水路,兴致格外高昂,只觉得不枉我作悬肠念的富春江,比梦中更俏更娇美。

    ④两次遨游,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因为,当你迂回山间行行复行行不胜引颈张耳之苦时,突然,一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起来,你兀的眼前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江水的鲜活可爱;待盼到归程荡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你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将全部消溶在这一江碧玉里。

    ⑤我始想,富春江的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小船悄悄儿荡进湾来,船上人无不惊殊,若再到那流泻百尺飞珠迸玉的葫芦瀑下溅一溅,定会溅得你满身惬意。

    ⑥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无怪朋友们相视叹曰: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⑦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由于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所以,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悄儿进行的,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舒泰、自在极了。“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亲。”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烦躁了城市的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钟爱富春江这千金难买的幽静。

    ⑧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

    ⑨我又想,古往今来的人对严子陵如此仰慕,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敬崇这位先贤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世风骨。试想,几请不出山宁作垂钓翁的归隐客,倘使活至今日,恐怕更要与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开后门发横财之类歪风邪道绝缘;而这位敢把脚搁在刘秀肚子上午睡的严光先生和喝了高粱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山东好汉们的神魂,又是何等的相通相似!

    ⑩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

    ⑾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酣,惟愿年年得相见。

(1)作者已经两次游览了富春江,为什么还会“梦到春江”?

(2)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那该多好!

②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描写富春江无与伦比的静,分析其表现特色。

(4)文章写“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结合全文,谈谈富春江的风光“佳妙”在哪些方面。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篷摇梦到春江

叶文玲

    ①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那该多好!

    ②那时,我并没见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有关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

    ③我终于圆了梦。回归浙江仅两年,我已两次遂了与她亲近的心愿。一是去岁金秋,一在今年暮春,两次均作陪客,陪文朋艺友遨游。一棹轻波碧水路,兴致格外高昂,只觉得不枉我作悬肠念的富春江,比梦中更俏更娇美。

    ④两次遨游,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因为,当你迂回山间行行复行行不胜引颈张耳之苦时,突然,一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起来,你兀的眼前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江水的鲜活可爱;待盼到归程荡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你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将全部消溶在这一江碧玉里。

    ⑤我始想,富春江的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小船悄悄儿荡进湾来,船上人无不惊殊,若再到那流泻百尺飞珠迸玉的葫芦瀑下溅一溅,定会溅得你满身惬意。

    ⑥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无怪朋友们相视叹曰: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⑦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由于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所以,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悄儿进行的,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舒泰、自在极了。“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亲。”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烦躁了城市的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钟爱富春江这千金难买的幽静。

    ⑧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

    ⑨我又想,古往今来的人对严子陵如此仰慕,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敬崇这位先贤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世风骨。试想,几请不出山宁作垂钓翁的归隐客,倘使活至今日,恐怕更要与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开后门发横财之类歪风邪道绝缘;而这位敢把脚搁在刘秀肚子上午睡的严光先生和喝了高粱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山东好汉们的神魂,又是何等的相通相似!

    ⑩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

    ⑾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酣,惟愿年年得相见。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冷成金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③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④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⑤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⑥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①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②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①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②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3)与网上海量的信息相比,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是什么?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冷成金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③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④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⑤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⑥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1)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论点是什么?

(2)仔细阅读第2段,看看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①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②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①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②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三、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若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顾谓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③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扩展。中人:影响人。

(1)下面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思有弗得,起绕室以旋          (辄:就) B . 之,足若踬焉                (履:穿鞋) C . 浸淫广                         (日:一天天) D . 而不与洼也                    (适:适应)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2)
A . 读书养晦堂西偏一室            辍耕垄上 B . 读,仰而思                  佣者笑应曰 C . 蹶然惊                        牒为械 D . 反窒焉而不宁                  余缊袍敝衣处其间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②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4)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若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顾谓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③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扩展。中人:影响人。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与裴迪相酬为乐之作 ②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这里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接舆相比

(1)诗歌一,三联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2)诗歌尾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作家毕淑敏在《心灵的力量》中曾说:.如果你愤怒,你就呐喊;如果你哀伤,你就哭泣;如果你热爱,你就表达;如果你喜欢,你就追求。不自我贬低,不自怨自艾,走出去,勇敢做自己。

请根据上述材料,以“勇敢做自己”为话题,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根据话题,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1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