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古诗文名句填空。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②予独爱莲之            。(周敦颐《爱莲说》)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④夫战,勇气也。            ,三而竭。(《曹刿论战》)

⑤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决心坚定的两句诗是:            

⑥中考在即,大家纷纷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两句诗“            ”来勉励自己要用昂扬的斗志迎接人生的考验。

2、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湘湖的西北角有个不足千亩水面的野生湖,与钱塘江水渭分明,自成体系,保持着千百年来原始的风貌,仿佛在拒绝着外面的世界。近山湖自生林杂乱无章,差不齐,比起开发过整齐划一的人造树林、花卉的品种多了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各类爬藤漫山遍野,各种细叶小花的草随处可见,野性的芳香诱来形态各异、花俏的蜂蝶。

A . jìng   pàn   cēn   hāo B . jīng   pàn   cēn   hāo C . jìng   bàn   cān   gǎo D . jīng   bàn   cān   gǎo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爱乐之城》就像一颗色彩鲜艳且华丽无比的炮弹,打响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一炮。影迷们热血沸腾,迫不急待地前往影院一睹为快。 B . 在离他不到二十英尺远的两块巉岩之间,他看到了成堆的骸骨,阴气缭绕,几乎要让他窒吸了。 C . 读书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轻信尽信,更不能为了猎取谈话资料而断章取意,而应为了省察和思考。 D .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3月18日,浙江女排虽然在中国女排联赛总决赛中恪尽职守、奋力拼搏,但最终还是1:3负江苏女排。 B . 全球首座“垃圾场上的图书馆”,荣膺资源循环利用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最高奖项。 C . 当晨曦乍现的时候,我站在操场上瞰望火红的天际,心中所有的不快立刻烟消云散。 D .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对手机。有不少人养成了把手机放在枕边的习惯,这会给身体带来无与伦比的伤害。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萧山区青年歌手大赛成为全区百姓最关注的本土声乐大赛,每届都吸引着数百位歌唱爱好者的参与。 B . 从事互联网的先行者认为,企业靠单打独斗难以持续发展,要转变思路,努力打造共生共赢的生态化电商。 C . 杭州开展“两整一治”专项行动,切实减少和预防道路安全事故,保障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 D . 如果特朗普宣布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和销售禁令,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南海的紧张局势。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光彩夺目,时间的尘埃永远无法掩盖他们的光芒。比如《      》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刻画了一位善于反思、关心国事的谏臣;俄国的契诃夫在《变色龙》中,描绘了一位见风使舵、欺上媚下的警官      (人名);英国的      (作者)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位贪婪吝啬、冷酷狠毒的吝啬鬼。

(2)阅读下面片段,完成题目。

【甲】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彩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本文段选自名著《水浒传》,这个官人是      

【乙】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下面几位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来说明理由。      

A.虎妞     B.简·爱     C.孙二娘    D.鲍西亚

7、

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任务一】“我要朗读”

2月23日,正在杭州录制节目素材的央视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把专用的朗读亭拉到了浙江省图书馆。你也想在“朗读者”这个平台上,为亲友(或自己)朗读一篇作品。给导演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

【任务二】“邀Ta朗读”

你想在“朗读者”平台听到“中国诗词大会”表现出众的武亦姝的朗诵。给导演写一封邮件,请他向武亦姝发出邀请。

要求: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虚无的宴席

王大盆

    ①我奶奶,过年前,雷打不动,会办两场宴席,一场敬菩萨,一场敬祖宗。两场宴席都充满了仪式感,很荒谬,但是看多了,却感觉已不像是迷信活动,而要上升到行为艺术的档次了。

    ②这两场宴席都是有规矩的。宴席一般都在中午,相隔一天,今天敬菩萨,明天敬祖宗。敬菩萨的肉都必须是生的,是的,在我奶奶的宴席上,菩萨也爱吃肉的。

    ③敬菩萨的宴席会摆一桌子菜,有荤有素。鸡杀完以后不烹制,直接上盘;鱼不杀,活的躺在干燥的盘子上,苟延残喘;生的五花肉整块上桌,整条的立在盘子里,不切。每一道菜上都会贴着一小块红纸。鱼的小红纸就贴在鳃边,应着呼吸翕动着,有时鱼还会在宴席的当中再挣扎跳跃几下。菜品摆齐以后冷淡又丰盛,呈现着某种奇怪的反差。

    ④菜上桌以后就点上蜡烛,开始吃饭。

    ⑤那么客人从哪里来呢?

    ⑥从阳台来。

    ⑦我奶奶会把阳台门窗都打开,招呼着菩萨进门小憩用餐,口念佛号,神色虔诚。于是一个个透明的菩萨顺着我奶奶的指引,随着空气流进我家客厅里的饭桌,我奶奶拉开椅子,一一请他们坐下。这场宴席里,菩萨也喝酒的,奶奶会在每个座位前的杯子里倒点酒。他们会在我奶奶和我的想象里吃点东西,留下一点庇佑。

    ⑧菩萨的用餐时间,就是人类的祷告时间。我奶奶拜佛很有一套。她拿出软垫放在地上,对着一桌子菜开始叩拜。她说要先报出自己的生辰和姓名,不然芸芸众生,菩萨不知道你是谁。然后快速念着自己的愿景,无非是家人健康、生活顺利、子女成材。或者一些具体的事件,比如我考大学,我毕业的去向。她不仅为自己求,还为我爸求,为我姑求,为我求。求完以后就磕三个头,手心向上,代表着对菩萨五体投地。

    ⑨她拜完以后就是我拜,套路和她相似。我小时候很好使唤,拜就拜了。十几岁的时候理智觉醒,觉得这些事荒唐透顶,根本毫无道理,所以坚决不拜。如今,没有机会参与了。

    ⑩拜完菩萨,这场宴席就匆匆结束了。我奶奶送客的理由很简单:菩萨很忙的,这个时候家家都需要他们,表完心意,不要久留,别不识相。说到底,菩萨终究是属于芸芸众生的。

    ⑪说起祭祖宗,那就更有意思了。同样是中午,同样是一桌子菜,同样有蜡烛,同样从阳台入席。

    ⑫但这回奶奶则热情多了。拜菩萨的时候她虔诚而少言,祭祖宗的时候她多了许多真切的情感。她给每个位子都假想了一位祖宗,我爷爷的爸爸妈妈、我奶奶的爸爸、或者一些别的人,他们大多在我出生前就过世了。我奶奶招呼他们吃东西,叫他们的名字或者称谓,介绍菜色,又给他们倒酒。她记得谁喝酒谁不爱喝酒,黄酒咕咚咕咚地流进玻璃酒杯里,烛影恍惚,刹那间仿佛真有一个老人坐在那里,笑眯眯地盯着。有时候还会和他们攀谈一两句,“保佑阿拉屋里平平安安哦,难得来一趟额,慢慢切,不要着急。”

    ⑬风从阳台灌进来,吹动了某个座位前的烛火。她对我爷爷说:“你看,阿爸吃的多开心,蜡烛动得多欢快。”然后又转头对空白的座位说:“吃吧阿爸,慢慢吃哦。”她在这一刻里,从一个退休老妇人,变成了一个慈祥殷切的巫女。

    ⑭祖宗的饭局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祖宗是自己家的,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慢慢吃,不用着急。我上高中时,家里的老太太——我奶奶的妈妈过世了。从那以后她也会出现这场饭局上,和她的两个丈夫、一对亲家们一起吃吃喝喝,享受人间烟火。老太太不止喝酒,还爱抽烟,我奶奶就会放一根烟在她的餐具旁,让她念头来了自取。

    ⑮祖宗的宴席,光伺候他们吃也是不行的,依旧得拜。拜的规矩就不太一样了,不用自报家门,只说一下这是谁的儿子,这是谁的女儿。祈祷的愿景和拜菩萨时的基本相同,之前请神佛护佑的,祖宗再护佑一层,多多益善。除了拜,还要烧纸。我奶奶把亲手折的锡箔元宝在家门口点燃,祖宗们酒足饭饱,临走时拿点钱,又统统回到阴间,等待着来年再次聚首。

    ⑯这两场宴席,没有食客,请的却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两方势力——神佛和祖先。我们可以忘,老人忘不了。每逢过年前我奶奶必定都会张罗一番,已经是年节固定内容。

    ⑰我奶奶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晚年炒股上网打太极,照顾她自己和我爷爷。她不愚钝,至今喜欢从朋友圈给我分享文章。平时喜欢到处走,去过越南,到过台湾。她迷信,也信中医,也信科学,生了病就去医院。她是我见过最硬朗的老太太。

    ⑱然而除了在奶奶家,网络上、现实中,我都没遇过这么虚无的宴席,像是一场荒诞剧,又像是一种神奇的仪式。祭祖、拜佛,各人各地有各自的方法习俗,但是从来没有人能把它们变成如此行为艺术的,除了我奶奶。

    ⑲今年我奶奶换了新房子,不知道从旧屋到新居,祖先们会不会迷路,菩萨会不会嫌弃新盖的小区没人烟,不肯来。

    ⑳来不来,我们都会知道的。因为蜡烛总是不会骗人的。

(选自《视野》2017第4期,有删改)

(1)“我”认为奶奶请菩萨敬祖宗的宴席是一场“行为艺术”,请根据全文分点概括回答其理由。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于是一个个透明的菩萨顺着我奶奶的指引,随着空气进我家客厅里的饭桌,我奶奶拉开椅子,一一请他们坐下。(“透明”“流”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她在这一刻里,从一个退休老妇人,变成了一个慈祥殷切的巫女。(“巫女”在文中有何含义?)

(3)文章⑰段为何要写“我奶奶”的经历和晚年生活?

(4)文章的标题为“虚无的宴席”,结尾却说“来不来,我们都会知道的。因为蜡烛总是不会骗人的”,矛盾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杭州推出100辆山地公共自行车
今年10月1日起,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在西湖景区正式推出“特色运动山地车租赁”,配套投放100辆“帅酷炫”的山地车,每辆购入价高达2000多元。
总结一下,和普通公共自行车至少有五大不同——
一是锁止器采用双立柱式,而杭州8.41万辆普通公共自行车都是单立柱式的;
二是扫码租车和刷卡租车两种方式都可以用,系统智能化服务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大大提高;
三是押金为500元,而不能扫码的普通公共自行车押金只需200元;
四是不再免费,而是提供差异化特色服务,按照10元/小时收取费用;
五是只能在景区周边配置双立柱的6个服务点进行通租通还,不能在其他服务点租还。
“特色运动山地车,杭州目前只有6个服务储车点,加起来一共储备山地车100辆。分别是:柳浪闻莺服务点20辆;钱王祠服务点10辆;少年宫服务点30辆;灵隐中心站服务点20辆;涌金门服务点10辆;杭州花圃服务点10辆。”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综合办主任包卫丽说。
从今年10月1日投入服务至今,这100辆山地车共租用2115人次。双休日、天气好的时候,租车的人特别多,喜欢租山地车的,以年轻人、外地游客居多。
公共自行车公司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山地车的外观、性能、租赁价格都能让市场接受并满意,不过,大家对扫码租车这种形式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等“磨合期”过后,在景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自行车公司有计划扩大山地车“排兵布阵”的范围,比如在原有服务点改装或加装双立柱锁止器,以满足市民游客在景区的个性化骑游需求。
“其实,我们更关心扫码租车的接受度和普及率。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诞生于2008年5月,是国内最早推出的智能服务系统,8年多发展下来,成了杭州市民日常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杭州人已经养成了用公共自行车实现‘最后一公里’的习惯,同时也习惯了刷卡租车。”包卫丽说,扫码租车对于杭州人来说,更需要一个改变和适应的过程。
从今年8月28日起,西湖景区周边沿线有100处服务点改造完成了“扫码租车”功能,杭州公共自行车正式迈进移动互联网租车时代。这100个单立柱扫码租车点,租车的押金是500元,收费则和普通公共自行车一样,一小时以内是免费的。从开通到现在,已产生租用量35434人次。
其实扫码租车很简单,只要用手机下载杭州公共自行车App,或关注杭州公共自行车官方微信,就具备了租车的条件。
在开通扫码租车的10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以及6个山地车服务点,每一个锁止器上都会印有一个二维码。租车的时候,打开公共自行车App,注册并扣除保证金500元,扫描一下锁止器上的二维码,锁止器上的自行车就会自动解锁。还车时,只要将车推入开通扫码租车的锁止器,不用再次扫码,就能自动锁上并扣除本次租车的费用。即使你借车中途手机没电了开不了机,也不用担心无法及时还车。整个租借过程完成之后,还可以选择立刻退还保证金。
(《都市快报》2016年12月10日)
(1)下列对本文主要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普通公共自行车的租借是免费的,山地公共自行车收费标准为10元/小时 B . 普通公共自行车锁止器采用双立柱式,普通公共自行车则有单立和双立柱式。 C . 山地公共自行车可扫码和刷卡两种租车方式,且押金比普通公共自行车的押金低。 D . 山地公共自行车自今年下半年投入服务以来,受到了年轻人、外地游客的喜爱。
(2)下列说法有错吗?如果有,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杭州公共自行车采用扫码租车方式,普通公共自行车采用刷卡租车方式。

②从公共自行车公司人员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习惯了刷卡租车的市民对扫码租车还是有抵触情绪的。

(3)读完全文,你觉得这篇报导最需要补上的是什么?请从下面四个备选项中选择一项并说明理由。

A.公共自行车微信公众号和服务热线。

B.借车流程图和换车流程图。

C.借车时产生的各项费用清单。

D.景区周边各公共自行车分布点。

(4)外地的小王到西湖景区游玩,他想租借山地公共自行车,请用简洁的语言告诉他还车的流程。(80字以内)

三、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事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常云于湖州置贷,暂住村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中,移居主人楼上。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之,焚膏继夜,諰諰恐不能遍览。喁喁数旬,竟忘为置贷来也。迄水将退,而脚气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矣。

(选自清·张泓《滇南忆旧录》)

(二)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浸:水。②諰諰(xǐ xǐ):恐惧的样子。③喁喁(yú yú):小声读书的样子。④腹笥(fùsì):这里指肚子里的学问。⑤三牲:牛、羊、猪。⑥卜:选择。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常云于湖州置(办货)      B . 三牲之 , 犹为不孝(供养) C . 乡人席坦受书(到) D . 带经而(农活)
(2)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B .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C .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D .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甘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书的学费)

②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

(4)余文坼、皇甫谧虽所处时代不同,但两人在为人处事方面有相同的地方,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书湖阴先生壁》一,二两句写出了湖阴先生家环境      特点,《宿甘露僧舍》一,二两句描绘的画面具有      特点。

(2)②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变被动为主动,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四、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弗洛伦撒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