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5小题)

1、

王老师2017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1)
A . 5小时 B . 11小时 C . 13小时 D . 19小时
(2)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2)
A . 5小时 B . 11小时 C . 13小时 D . 19小时
(3)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

(3)
A . 飞行方向与地球白转方向相反 B .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 .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4)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

(4)
A . 飞行方向与地球白转方向相反 B .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 .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2、

王老师2017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1)
A . 5小时 B . 11小时 C . 13小时 D . 19小时
(2)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2)
A . 5小时 B . 11小时 C . 13小时 D . 19小时
(3)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

(3)
A . 飞行方向与地球白转方向相反 B .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 .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4)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

(4)
A . 飞行方向与地球白转方向相反 B .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 .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3、

下图为“2016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日,甲地最可能( )

(1)
A . 受气旋控制 B . 受台风系统影响 C . 受冷锋影响 D . 受亚洲高压控制
(2)与周围地区相比,甲地( )

(2)
A . ①较弱 B . ②较强 C . ③较强 D . ④较强
4、

下图为“2016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向岸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向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中,形成原因与其他3个明显不同的是 ( )

(1)
A . B . C . D .
(2)下列关于图示离岸风和向岸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
A . 甲地全年受①控制,光热充足 B . 乙地受②控制季节,寒冷干燥 C . 丙地草木茂盛的季节,③势力强盛 D . 丁岛东侧降水丰富,与④密切相关
6、

下图为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神钟山”景观,“神钟山”是经过长期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的高达数百米的巨型花岗岩。右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片各数字中,能代表“神钟山”岩石类型的是 ( )

(1)
A . B . C . D .
(2)“神钟山”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

(2)
A . 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B . 地壳抬升一岩浆侵入一风化、侵蚀 C . 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D . 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出一风化、侵蚀
7、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 ( )

(1)
A . B . C . D .
(2)两种循环 ( )

(2)
A . 能量来源相同 B . 共同使陆地水得到不断更新 C . 均实现了圈层间的物质交换 D . 对地表形态改造的结果相同
8、

2016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下图为“辽宁舰编队航行路线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辽宁舰编队在2016年12月23N25日的航行过程中,最可能 ( )

(1)
A . 顺风、顺流 B . 逆风、顺流 C . 顺风、逆流 D . 逆风、逆流
(2)该海域主要洋流对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2)
A . 阵低气温 B . 增加降水量 C .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D . 上升流形成北海道渔场
9、

2016年10月5日,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装备建造的非洲首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正式通车,该铁路连通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东非港口城市吉布提。先为“非洲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和亚吉铁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亚吉铁路经过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带是 ( )

(1)
A . 热带雨林带 B . 热带草原带 C . 热带荒漠带 D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影响图中面积最大的三种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2)
A . 大气环流 B . 地形 C . 海陆位置 D . 洋流
10、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该政策对我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产生重大影响。下图为“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未来走势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使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降至8亿人到来的时间延迟约 ( )

(1)
A . 8年 B . 12年 C . 16年 D . 20年
(2)我国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

(2)
A . 老龄人口增加 B . 人才外流严重 C . 用工成本上升 D . 环境承载力降低
11、

下图是“2008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2015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右下图为“2015年修编后的该市新区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按主导职能,该新区规划为 ( )

(1)
A . 居住区 B . 文化区 C . 行政区 D . 工业区
(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该新区2008年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是 ( )

(2)
A . 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B . 环境污染严重 C . 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D . 工业用地不足
12、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种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生产系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有机农业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

(1)
A . 能源消耗增大 B . 土壤肥力提高 C . 生物种类减少 D . 水体污染加重
(2)结合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如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除当地农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和农药外,具有的优势还有 ( )

(2)
A . 劳动力价格低 B . 水热资源充沛 C . 技术力量雄厚 D . 土层深厚肥沃
13、

2016年12月8日,“广东工业机器人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研讨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广东省应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下图为“2015年广东省以及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产业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广东省最适合投资建设机器人产业的地区是 ( )

(1)
A . B . C . D .
(2)广东省重点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②工业机器人市场优势不断丧失

③能源供应日趋紧张④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招工难度加大

(2)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4、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是区域发展的有效战略。下图为“我国某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般来说,适宜发展图示农业产业集群生产组织模式的地区(   )

(1)
A . 农产品商品率低 B . 临近科研院所 C . 距消费市场远 D . 生产总规模大
(2)该农业产业生产组织模式发展过程中(   )

(2)
A . 农户生产投入逐渐减少 B . 农村中小企业规模逐渐萎缩 C . 龙头企业向高新产业转型 D . 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
15、

京津冀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先导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下图为“京津冀产业特征及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表示高技术工业产品输出方向的是 ( )

(1)
A . B . C . D .
(2)有利于加快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措施有 ( )

①完善城市等级体系

②加快城际交通的建设

③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促进产业向核心城市集聚

⑤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补偿机制

(2)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⑤ D . ②④⑤
16、

下图为“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1)
A . 差异性 B . 开放性 C . 整体性 D . 联系性
(2)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

(2)
A . ①一②一③ B . ③一②一① C . ②一③一① D . ③一①一②
17、

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和河流曲度是描述一今地区水系特征的重要指标,下图是以1960年各指标为100,绘制出的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网1960-2009年水系指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湖流域平原地区1960 2009年水系形态特征变化表现最不明显的是 ( )

(1)
A . 支流数量减小 B . 河网总面积减小 C . 支流与干流长度比减小 D . 河道平直化
(2)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流水系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

(2)
A . 河流结冰期增长 B . 汛期水位上升 C . 河网调蓄功能增强 D . 径流总量增多

二、判断题 (共1小题)

1、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

(1)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2)
A . 正确 B . 错误
(3)背斜成谷是内力挤压和外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3)
A . 正确 B . 错误
(4)背斜成谷是内力挤压和外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4)
A . 正确 B . 错误
(5)一般而言,纬度越低,山体越高,山地自然带越丰富。

(5)
A . 正确 B . 错误
(6)植树造林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

(6)
A . 正确 B . 错误
(7)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7)
A . 正确 B . 错误
(8)商业网点布局在市区边缘环路旁体现了市场最优原则。

(8)
A . 正确 B . 错误
(9)工业集聚能够共用基础设施,加强协作与交流,降低生产成本。

(9)
A . 正确 B . 错误
(10)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

(10)
A . 正确 B . 错误
(11)流域的开发必须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11)
A . 正确 B . 错误
(1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大大改善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环境。

(12)
A . 正确 B . 错误
2、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

(1)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2)
A . 正确 B . 错误
(3)背斜成谷是内力挤压和外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3)
A . 正确 B . 错误
(4)背斜成谷是内力挤压和外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4)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4小题)

1、

下图为“北半球某季节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北半球的      季。此时,地球公转至      (“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2)弧线PMQ为晨昏线,其中表示晨线的是      ,M点的地方时为       时。

(3)此季节,控制甲地的气压带或风带为      ,乙地盛行风向的原因是      

(4)①②两地图示时刻风力较大的是      ,判断理由是      

2、

下图为“北半球某季节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  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下图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规划在建铁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是      (填序号),高铁与京杭大运河运输在运输特点上的区别有      

(2)规划在建铁路的布局特点是      

(3)规划在建铁路建成之后,对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均衡的积极意义是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  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下图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5、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南侧,河谷地带为西藏的三大粮仓之一,下游谷地是西藏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拉萨河常日里宛如慈母般温顺、祥和,但夏季常有如猛兽般的洪水袭来。下图为“拉萨河流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拉萨河谷成为西藏三大粮仓之一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2)拉萨河夏季常暴发洪水的主要原因是            

(3)拉萨成为该地区最大城市的条件有      

6、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很多珠江三角洲地区  企业来此建厂,2015年全区财政总收入等指标位居江西省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下图为“赣州位景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2)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至赣州的产业类型主要是      ,赣州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3)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至赣州市对赣州产业的影响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