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文综历史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2小题)

1、“官办汉阳铁厂于光绪二十二年交盛宣怀招商承办,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呈部注册,遵照奏定商律办理.”1908-1911年间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平均整体容量约为29万余吨,其中汉阳铁厂年均总产量为12万余吨(其中出口量约五万余吨),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的结论准确的是(  )

A . 该铁厂创办于清末新政的大潮之中 B . 于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三分之一 C . 改变了国内市场由列强主宰的格局 D . 以官办为始的中国近代工业化缩影
2、

南越文王墓的发掘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一考古发现(    )

墓主人:南越王   赵昧

在位时间:公元前137~公元前122年

出土文物:文帝行玺金印(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第一枚的帝印)、丝缕玉衣、波斯银盒、非洲象牙、深蓝色玻璃片、金银器、铜铁器、陶器等遗物1000余件套

A . 为探究战国时期岭南的开发提供素材 B . 记载着公元前二世纪波斯等地的信息 C . 成为研究皇帝制度创立过程重要依据 D . 印证了汉初分封天下一家的方略
3、埃德蒙·帕克所著《世界史:大时代》一书中,从人的起源到今天划分了九大时代,下列表述可能出现在“大时代五:公元300年~1500年”的是(    )

A . 城墙、宫殿、广场、陵墓等纪念性建筑开始出现 B . 车轮、制陶术、冶铁技术的诞生推动的生产的增长 C . 纸张与活字印刷术逐渐沿着海路贸易路线传播开来 D . 在亚洲沿海地区经济文化交往中发挥主导作用
4、“从唐末到北宋五子再到南宋,儒学终于消化了佛道两个思想体系,对儒家经典做出了创造性的新理解”。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新理解”的是(    )

①理即天道②心即理也③经世致用④格物致知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5、2015年10月,在东经123度、北纬39度的大东沟海域进行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发现60多枚铜钱、完整的鱼雷引信、以及CHIH YüAN的瓷盘上标记着“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中国皇家海军)等共计60个种类、120多件文物,这些文物可供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 . 雅克萨之战 B . 施琅收复台湾 C . 鸦片战争 D . 甲午战争
6、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竹枝词出现过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它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要研究近代中国风貌可选用的是(    )

①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②竿灯千盏路西东,火自能来夺化工。不必焚膏夸继晷,夜行常在月明中。

③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④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7、1956年被称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精神的一年,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发展繁荣。这一年(    )

A . 通过了新中国义务教育法 B . 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 . 恢复了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D . 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8、邓小平曾讲过,中国的特点是建国四十多年来大部分时间在国际制裁之下发展起来的。为突破不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的努力有(    )

A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参加万隆会议,发挥积极作用 C . 参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 . 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9、这一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利、僭主政治的执政的时期。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成为希腊三贤。在哲学领域,他认为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是(    )

A . 自我 B . 物质 C . 逻辑 D . 理念
10、下列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中正确的是(    )

梭伦颁布解负令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

针对着农民面临的债务纠纷

亚里士多德倡导中道 孔子推崇中庸

理性是人们生活实践的准绳

两宋以来,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意大利等地的工商业城市兴起

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时代主流

明清时不拘成法、风格奇特的画家群体出现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开创艺术新时代

打破传统桎梏,创造多彩成就

A . B . C . D .
11、十六世纪的洲际贸易交往中,作为交换媒介,发挥着扩大活动领域,推动经济发展作用的是(    )

A . 白银 B . 铜钱 C . 英镑 D . 丝绸
12、下列四幅示意图代表着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历着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和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宋元时期中国手工业技术与中国古代手工技术的纵向量化比较

时代

创制或发明(种)

改进(种)

科技著作(部)

新兴手工业部门

隋唐

34

13

4

3

宋元

约60

23

27

5

明清

约30

11

16

8

注:明清为1840年前

——摘自郭书杰 《我国宋元时期手工业技术的历史定位》

    1901年左右是英国“极盛期”的顶点。连续不断的战争使英国的军火工业得到大批订单,但机器和工具制造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地位,还是远不足与纺织业、煤炭业和食品工业相比;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质量,使英国企业界在新能源开发和发展新型动力机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凡是英国势力所及,它的工业品出口就有盈利,维持19世纪中期的贸易政策有利于传统工业部门产品的外销;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于世界范围的投资热潮 (铁路建筑、工矿企业、外国政府债券),与本国工业资本结合程度较低。实际上,在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后的百年间,英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又在失去世界工厂地位。先进与落后、促进与阻碍的转化是十分明显的。

——摘自厉以宁《西方经济史探索·英国经济史》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掀起过一场“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争论。从鸦片战争以来对西方充满向往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一些人面对着人类空前的灾难进行着怀疑和反思。对新生民国的希望,面对的是军阀混战的现状,崇尚农耕,回归田园成为他们呼声。1923年章士钊的《业治与农》中明确提出“吾国当确定国是,以农立国,文化治制……寡欲而事节,财足而不争,简朴而绕生趣,一切使基于农”。

(1)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概述宋元时期在手工业技术领域的成就。

(2)为什么说20世纪初的“英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又在失去世界工厂地位”?

(3)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场争论。要求: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

2、资源配置和能源利用是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要探究人类经济与文化的生态影响,特别有收获的研究领域就是欧洲人在过去500年,以最大数量的收获而席卷的那些领域。尤其到18、19世纪的资源配置完全就是全球性的了,而其将污染因子释放到大气中的规模、浓度和种类来说,也可说是一场对大气的革命。

——威廉·贝纳特《环境与历史》

结合所学说明,至18,19世纪时欧洲是如何完成全球性的资源配置的。

3、区域发展受主导因素影响,需要在渐进中把握好地域空间关系。

材料:清末的铁路建设并非完全出于经济发展或工矿业的需求,政治与军事也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因素。华北多数铁路的建设以北京为中心,沿袭旧有官道、驿线或商路进行南北向展筑的同时,一些线路则因受制于出资国家的利益,以沿海港口城市为终点进行东西向修建。以往以行政中心为主导的传统商业网络,渐次演变为以东部港口城市为终极市场、受制于外贸拉动的新型商业网络。在京城外围设立的火车站逐步向城市中心推进。以前门为核心的北京火车站及周边车站的建造,突破了城墙限制,城市空间得以拓展,郊区集镇迅速发展,是北京向现代都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同时也破坏了北京古城墙的完整性和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和谐与统一。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影响清末华北地区铁路建设的因素。概括其对华北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文综历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