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2小题)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下图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伊凡雷帝杀子》。这幅画一问世就惹怒了沙皇当局,一位总检察官在给沙皇的奏折上说:“画家偏以全部真实去描绘这事件,其用意究竟何在?”该作品与下列哪一作品风格相似( )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⑤凸显了“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是( )
二、综合题 (共6小题)
材料一:(节选自《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1951年9月8日美、英等46国与日本在美国旧金山签订。)
第1条:
①日本与各联盟国之战争状态……
②联盟国承认日本与其领海之日本国民之完全主权。
第2条:
①日本承认朝鲜的独立……
②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名器与请求权。
⑥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与西沙群岛之所有权利、名器与请求权。
第6条:
①自本条约生效之后,所有联盟国占领军应尽速自日本撤出……
第10条
日本放弃,一切有关中国之特别权利与利益……
第14条
①联盟国承认:日本应赔偿联盟国战中所生的一切损害与痛苦,但因日本目前拥有的资源不足以支持一个自主的经济体,且不足以完全赔偿前述之一切损害与痛苦。因此,对国土尚被日本军队占领且因日本而受损害需要接受赔偿且经联盟国同意者,应透过日本人的劳役以恢复生产、打捞沉船与其他相关作业而需费用之国家……此项赔偿不得加诸额外负担,若有原料制造之需,此原料应由联盟国考虑后供给,以免日本承受汇兑负担。
说明:中国、朝鲜没有受到邀请参加旧金山会议,印度、缅甸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中国政府声明此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
材料二:(节选自《美日安保条约》,《旧金山和约》签署5个小时后,美国和日本签署的双边条约。)
第五条,共同防卫。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国宪法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
第六条,基地的许可。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时代周报》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史实,你认为史景迁的观点是否合理,并对此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材料的观点进行认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认识,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摘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法令”
材料: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予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额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1895年)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认为:以往竞争性的联盟体系是一群特定的国家与另一群国家的对立,是一种均势体系,具有排他性,这将导致国际秩序不稳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提出建立合作型的、集体的国际体系:国际联盟。所有国家都参与其中,对国际体系稳定更有保证。国家间的争端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倘若仲裁失败,无法阻止侵略,那么整个共同体将联合起来剥夺入侵者的侵略成果。但是这种构想从未变成保证世界和平安全的现实机制。二战后,杜鲁门政府筹建联合国的时候,威尔逊遇到的困境再次重演,比如联合国虽然承诺国家平等的原则,但这被其中的寡头政治式的权威冲淡了。作为联合国的基本原则,合作型安全的理念也一事无成。
——威廉·科勒《联合国:全球合作型安全的守护者》
材料一: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目的带有军事安全战略性质,即西汉王朝迫切 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共同攻打匈奴,以“断匈奴右臂”。其实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并没有达到……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张骞出使西域却使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正式开通了。所以,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之行。张骞出使西域则更多地带有畅通丝绸之路的战略含义。
——《从“凿空西域”到“一带一路”》
材料二: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