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生物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如图为某湖泊近一百年来每个月的平均水位变化图. 在长期的变化中,能终年生存于该湖泊的鱼类最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
二、简答题(共2小题)
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
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某些科学规律.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型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四、分析计算题(共1小题)
很早以前,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生态农业不断地发展,人们改变了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用沼气渣喂鱼及“肥水”(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