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
二、解答题 (共5小题)
材料
二战后初期,杜鲁门总统呼吁由联邦政府建立并普及国家医疗保险,反对意见坚持医疗保障是州政府的责任。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有法案规定以免税优惠政策鼓励雇主为雇员提供医疗保险,使60%的美国人通过就业获得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体制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60年代,私人医疗体制市场化排挤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围绕着国家医疗保险问题出现争论,如社会中下阶层、持平等主义价值观的人群主张政府有限干预,无论贫富都应该得到医疗保障;富裕阶层、持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人群却反对政府干预,维持私人医疗体制。经过社会各界辩论,1965年国会通过法案规定几满65岁及以上的老人,80%的医疗费用由联邦政府筹资承担;政府为有资格得到帮助的穷人支付医生账单。20世纪70年代,面对政府支出医疗费用大幅增加,陷入经济困境的尼克松政府采取措施节约医疗费用,80年代,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收缩。里根政府削减政府拨款,严格审核各州补助对象资格,减少补助人数,意图把公共医疗保障责任推到州政府。州政府有反对。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雄心勃勃,提出“一揽子”医改计划,旨在建立覆盖全面、高质量的医疗体制,但由于牵涉到党派等诸多利益错综复杂,医改失利。据统计,美国人平均寿命从1930年的59.7岁增长到1997年的76.5岁。60年代,医疗保障覆盖率逐步上升到85%左右,90年代末,尚有占总人口的16.3%的人群没有任何健康保险。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美国人均卫生费用一直名列世界第一,然《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美国在医疗费用负担的公平性方面列世界第54位。21世纪初,奥巴马政府充分吸取历史教训,与各方利益妥协,2010年通过了新医改方案,医保覆盖率有望上升到95%。有学者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在医疗体制改革中一直属于“最佳配角”。
﹣自鳊自丁纯《世界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
材料
二战后初期,杜鲁门总统呼吁由联邦政府建立并普及国家医疗保险,反对意见坚持医疗保障是州政府的责任。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有法案规定以免税优惠政策鼓励雇主为雇员提供医疗保险,使60%的美国人通过就业获得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体制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60年代,私人医疗体制市场化排挤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围绕着国家医疗保险问题出现争论,如社会中下阶层、持平等主义价值观的人群主张政府有限干预,无论贫富都应该得到医疗保障;富裕阶层、持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人群却反对政府干预,维持私人医疗体制。经过社会各界辩论,1965年国会通过法案规定几满65岁及以上的老人,80%的医疗费用由联邦政府筹资承担;政府为有资格得到帮助的穷人支付医生账单。20世纪70年代,面对政府支出医疗费用大幅增加,陷入经济困境的尼克松政府采取措施节约医疗费用,80年代,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收缩。里根政府削减政府拨款,严格审核各州补助对象资格,减少补助人数,意图把公共医疗保障责任推到州政府。州政府有反对。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雄心勃勃,提出“一揽子”医改计划,旨在建立覆盖全面、高质量的医疗体制,但由于牵涉到党派等诸多利益错综复杂,医改失利。据统计,美国人平均寿命从1930年的59.7岁增长到1997年的76.5岁。60年代,医疗保障覆盖率逐步上升到85%左右,90年代末,尚有占总人口的16.3%的人群没有任何健康保险。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美国人均卫生费用一直名列世界第一,然《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美国在医疗费用负担的公平性方面列世界第54位。21世纪初,奥巴马政府充分吸取历史教训,与各方利益妥协,2010年通过了新医改方案,医保覆盖率有望上升到95%。有学者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在医疗体制改革中一直属于“最佳配角”。
﹣自鳊自丁纯《世界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
材料
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开列书目者有78人,每人推荐10部书。下面是这次征求中有3人以上(含3人)开列的相同书目及得票数统计表。
书名 | 得票数 | 书名 | 得票数 |
史记 | 19 | 资治通鉴、孟子 | 15 |
胡适文选 | 14 | 中国哲学大纲 | 13 |
论语 | 12 | 左转 | 11 |
庄子、科学大纲 | 10 | 老子、汉书 | 9 |
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百年史 | 8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共近百年史、历史大纲、科学方法论、古文词类纂、思维术 | 7 |
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种源论、建国方略、独秀文选、红楼梦 | 6 | 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 | 5 |
社会主义讨论集、政治学大纲、(日用)百科全书、蔡元培言行录、自己的园地、伦理学、许氏说文解字、经史败家杂谈 | 4 | 楚辞、日知录、明夷义访谈录、进化论、西游记、宋元戏曲史、西洋哲学史、孙中山著作、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申报50纪念册、新闻胡词典 | 3 |
明朝初年,政府推行“重典治吏”政策,整顿吏治。政府颁行的《大明律》规定:官吏贪污钱财六十两以上,枭首示众,施剥皮实草之刑。政府颁行管制申诫皇亲国戚与公侯的条令,驸马欧阳伦因贩运私茶触犯刑律,即被赐死;开国功臣汤和的姑父因隐田漏税而被治罪。政府还颁行体现朱元璋“一人之法”的《大诰》,其中有很多惩治贪官污吏的案例。明初“以诰破律”,法外用刑,惩治过度或失误现象屡见不鲜,明初有两案追赃牵连到许多官员及大地主,连坐被杀的多达七、八万人。政府还令天下百姓“教诵御制《大诰》,欲其自幼知所
遵守”,根据规定,各地民众有权捉拿贪赃害民官吏进京查办,也可以越级诉讼,直接赴京告状。明初“一时吏治多可纪”、“民人安乐”。然大多数官员不求有功,但求避祸:部分官吏,为取悦圣意,阿谀奉承;还有官员陷入绝望,更加变本加厉地贪赃枉法。
一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国民政府自成立后,一直疏于地方政权的建设。全面抗战以来,沿海地区逐渐沦陷。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意在依靠广大内地力量,加强对地方的治理。建立县参议会是新县制的主要内容。1941年,国民党颁布《县参议会组织暂行条例》.规定:县参议会为全县人民代表机关,可议决县预算,审核县决算,议决县单行规章、县有财产之经营与处分等。县参议会决议案迭县长执行,如县长延不执行或执行不当,得请其说明理由,如仍认为不满意时,得呈请省政府核办。省政府对于县参议会之决议案,认为有违反三民主义或国策情事者,得开明事实,经行政院核准后,予以解散重选。到1945年5月,后方实施新县制的1103个县中,成立参议会或临时参议会的有801个。当时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在湖北通过地方县制建设,把沦陷区人民组织起来为战时服务。四川省主席张群指出《条例》过于“精密繁复”,实施力不从心。学者傅新年指出:各地方土劣势力把持县参议会实在不少,“必为推行宪政之严重打击”。
──摘编自张宪文等编《中华民国史》
1923年8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北京成立,晏阳初担任总干事。“平教总会”主张乡村平民教育是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教育,是急切的救国工作。“平教总会”物色延聘大量学术专家研究平民教育并在华北地区进行实验。同年,晏阳初新鳊的《平民千字课》出版。每课的材料,是图画在首,课文在中,生字在后,要求“由已知而未知,由未知而记忆”的学习,实施文字教育。在河北保定,三年内进入平民学校共五万余人,毕业生三千余人。1926年,“平教总会”设立普及农业科学院,规定“研究之进程,须与农人实际生活相辅而行”,用生计教育使农民免于饥寒之苦。晏阳初还提出在文字、生计教育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对农民进行心民教育,“使成为能合群,能服务的社会分子”。1928年,晏阳初应南京国民政府邀请,南下协助江苏、浙江、广东等省政府推行平民教育。5月,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拟订并讨论的“分期施行民众教育案”完全采纳“总会”的计划,并在大会上通过。
──摘编自吴相湘著《晏阳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