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省长白山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W是由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盐.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Z同周期且相邻,但与X不同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中,Z的最大 B . W溶液显碱性或中性 C . 原子半径:X>Y>Z D .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B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C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D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

A . A   B . B   C . C   D . D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混合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NA B . 1L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的总数大于0.1NA C . 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 , 当有2molFe2+被氧化时,消耗Cl2的分子数为NA D . 1mol﹣CH3中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0NA
4、0.1mol/L的KOH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草酸(H2C2O4)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呈酸性说明草酸是弱酸 B . c(K+)+c(H+)═c(HC2O4)+c(OH)+2c(C2O42 C . c(K+)>c(HC2O4)>c(C2O42)>c(H+ D . c(H2C2O4)>c(C2O42
5、有机物C4H8Cl2的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 3 B . 4 C . 7 D . 8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AlO2+HCO3+H2O═Al(OH)3↓+CO32 B . 碘水中通入适量的SO2:I2+SO2+2H2O═2HI+SO42+2H+ C . FeSO4溶液中滴加双氧水:2Fe2++2H2O2═2Fe3++O2↑+2H2O D . Na2CO3发生水解反应:CO32+2H2O═H2CO3+2OH
7、下列关于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中阳极处能产生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 B . ②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C . 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 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图流程:

(1)固体I中主要成分为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      
(2)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X为适量空气,严格控制空气用量的原因是      
(4)工业废气中的SO2、NO还可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净化,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 .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表:

离子

SO42

SO32

NO3

NO2

Cl

c(mol•L1

8.35×104

6.87×106

1.5×104

1.2×105

3.4×103

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      (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 , 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2相比NaClO具有的优点是      

2、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Η       0(填“>”或“<”),△S      0(填“>”或“<”)

②在T1温度下,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③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则CO转化率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④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0kJ•mol1

2NO2(g)⇌N2O4(g)△H=﹣56.9kJ•mol1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的目的.图2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图.电极a、b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a:      

b:      

3、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装置中的现象是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2S.产生Cu2S的反应为aCu+bH2SO4 cCu2S+dCuSO4+e H2O,则a:b=      
(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中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O.36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 , 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25.00mL.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      

(已知2Cu2++4I=2CuI+I2 , 2S2O32+I2=S4O62+2I

4、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1)Ⅰ.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

镓(31Ga)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      

31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30Zn,原因是      

Ⅱ.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CO和NH3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孤电子对,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则CO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杂化,NH3分子的空间立体构型是      

(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蓝色沉淀先溶解,后析出的原因是: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加以解释).
(3)如图甲所示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      

(4)图乙为一个金属铜的晶胞,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 c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金属铜的密度为ρ g/cm3 ,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mol1(用含a、ρ的代数式表示).
5、有机化学基础:G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苯环上只有1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其面积比为1:2:2:2:2:1;D和F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②F、G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F能发生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其名称为      
(2)A→B的反应类型是      ;鉴别A和B可用的试剂是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      
(4)G的结构简式为      
(5)F的同分异构构体,含有苯环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异构体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面积比为3:2:2:1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吉林省长白山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