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0小题)

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

A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B . 中国古代相权的削弱 C .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 . 古代中央机构逐渐完善
2、某中学开展以“古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 《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 《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C . 《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 . 《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3、“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和这种制度相对应的是( )

A .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B . “立嫡以长不以贤” C .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D .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中国古代尽管十分注意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员的监察,但政治腐败黑暗的现象并不少见。下列成语中,哪一条最能贴切地反映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 )

A . 鞍前马后 B . 为虎作伥 C . 狐假虎威 D . 爱屋及乌
5、《北京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这反映出列强在侵华方式上的新特点是( )

A . 商品输出 B . 掠夺劳动力 C . 资本输出 D . 掠夺财富
6、太平军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

A . 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B . 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 C . 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D . 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7、如图是20世纪初西方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关于这一时局的正确说法是(  )

A . 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气焰 C . 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D . 其结果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8、《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

A . 清末新政失败 B . 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 . 清朝统治覆灭 D .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9、“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戊戌变法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10、

观察如图的政治宣传画,其表达的主题是( )

A . 反封建、反侵略 B . 反专制、求民主 C . 国共合作抗战 D . 工农武装割据
11、“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

A . 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B . “工农武装割据” C . 城市中心论 D . 议会斗争
12、“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上征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 . “左”倾错误 C . 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 . 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13、“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4、下列是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

政党

国民党代表

共产党

民主同盟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合计

代表人数

8

7

9

5

9

38

A .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重庆谈判的结束 C . 新中国成立 D . 三大改造的完成
15、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A . “一边倒”政策 B . 2001年“入世” C . 万隆会议 D . 中国重返联合国
16、“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是( )

A .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 . “九二共识”的确定 D .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17、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 雅典的民主,仅仅是少数人的民主 B . 轮番而治等措施,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 . 排斥外邦人导致了民族矛盾激化 D . 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18、“《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

A . 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B . 注重诉讼程序 C . 法律至上 D . 内容广泛庞杂
19、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

A . 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 . 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 . 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 . 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20、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

A . 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 . 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 . 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 . 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21、2016年11月9日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击败了希拉里赢得了选举。下面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总统不能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B . 总统可以任免大法官,而且大法官任职终身 C .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五年 D .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
22、《西方政治制度史》中提到:“总统虽由两院议员选择产生,并在某些方面受到议会两院制约,但仍拥有巨大的权力。”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依据的法律( )

A . 《权利法案》 B . 1787年宪法 C . 1875年宪法 D . 1871年宪法
23、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这主要源于( )

A . 联邦制原则 B . 中央集权原则 C . 分权制衡原则 D . 两党制原则
24、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B . 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C . 广泛发动农民参与国家政权 D . 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25、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 )

A . 二月革命 B . 十月革命 C . 巴黎公社起义 D . 七月事件
26、杜鲁门曾说:“地缘政治……它用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话来描述国际图景,以此来为即将实行的复杂的遏制战略铺平道路。”这里的“遏制战略”是指( )

A . 雅尔塔体系 B . 冷战政策 C . 北约的建立 D . 马歇尔计划
27、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属于冷战化石的是( )

A . 联合国 B . 欧盟 C . 北约 D . 世界贸易组织
28、

如图为漫画《梅开三度》,对该漫画理解准确的是( )

A . 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B . 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C . 多极化世界格局形成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29、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这体现了舒曼的初衷是(  )

A . 掌握联营机构的领导权 B . 与英国争夺欧洲市场 C . 联合西欧抗衡美苏 D . 实现和德国的和解
30、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A . 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 .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C . 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D . 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二、 综合题 (共3小题)

1、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绝对皇权”在明清时期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美国革命分别创立了什么政体?分析两者各有何突出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主要措施?

2、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试评价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援助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

3、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材料一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二 1993年年末,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想念冷战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