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下学期山东郯城县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 . 先秦时期
B . 唐朝
C . 秦汉时期
D . 宋朝
2、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
A . 东北地区
B . 江南地区
C . 黄河流域
D . 长江流域
3、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 ④尚武风气盛行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4、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 休养生息政策
B . 重文轻武政策
C . 重武轻文政策
D . 对外开放政策
5、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 )
A . 黄巢起义
B . 玄武门之变
C . 陈桥兵变
D . “杯酒释兵权
6、唐太宗被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唐朝国力强大
B .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很高
D . 唐朝的经济繁荣
7、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
A . 留学生
B . 遣唐使
C . 节度使
D . 遣隋使
8、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
①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④唐朝封怀仁可汗
A . ①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③
9、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广东一共出了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 隋炀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0、图中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 . 交通运输
B . 纸张印刷
C . 农业生产
D . 陶器制作
11、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 .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 .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12、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的是( )
A . 盘庚迁殷
B . 安史之乱
C . 开元盛世
D . 黄巾起义
13、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4、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 . 转运使
B . 通判
C . 知州
D . 宰相
15、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我国历史上的那位皇帝( )
A . 宋太宗
B . 宋真宗
C . 宋钦宗
D . 宋高宗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上述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开通于谁统治时期?开通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图中的A,B,C三处地名是?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那两个城市?
(4)这一工程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3、阅读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