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 排出尿液
B . 呼出二氧化碳
C . 排出汗液
D . 排出粪便
2、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更为重要,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剌激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④
3、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这一系列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A . 大脑皮层
B . 小脑
C . 脑干
D . 脊髓
4、有一家共五口人,其中三人的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晚就看不清物体.他们的食物中可能缺少( )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5、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 .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 .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6、在消化道内,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①蛋白质 ②麦芽糖 ③维生素 ④脂肪 ⑤水 ⑥氨基酸 ⑦无机盐.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⑤⑦
C . ④⑤⑥⑦
D . ③⑤⑥⑦
7、小刚的爷爷奶奶都是近60岁的老人,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则摘掉眼镜;奶奶相反,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要戴眼镜,小刚的爷爷和奶奶眼镜的镜片最可能是( )
A . 变色镜和凹透镜
B . 凹透镜和变色镜
C . 凹透镜和凸透镜
D . 凸透镜和凹透镜
8、糖尿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 )进行治疗.
A . 胰岛素
B . 降糖素
C . 青霉素
D . 肾上腺素
9、如图为血液涂片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有细胞核的是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 )
A . ①③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
10、当手突然被火烧,会发生缩手反射,若图中结构③受损,则( )
A . 缩手,但没有感觉
B . 不缩手,也没有感觉
C . 不缩手,但有感觉
D . 缩手,有感觉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如果早餐吃得少,可以通过多吃午餐来弥补.(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血管.(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平衡.(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只要反射弧完整就可以有反射活动.(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人体的生命活动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激素调节无关.(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通过 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2、“人类与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3、 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与 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5、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外界气体就被吸入.
四、分析说明题(共3小题)
1、
足球运动在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人体心脏示意图,心脏结构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填字母),能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的结构是 .
(2)图中由④到①为血液循环中的 ,经过此循环后,血液的成分变为 .
(3)中国足球队集训地之一昆明属于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在此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 的含量,增强血液的运氧能力.运动员体内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中的 中.(填图中的序号)
(4)某球员训练时手臂受伤发炎,经臀部肌肉注射的青霉素到达炎症部位经过心脏 次?
2、
下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尿液、原尿成分比较表(单位:克/100毫升),如图是肾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成分 | 液体A | 液体B | 液体C |
蛋白质 | 7.20 | 微量 | 0.00 |
葡萄糖 | 0.1 | 0.1 | 0.00 |
无机盐 | 0.90 | 0.90 | 1.40 |
尿素 | 0.03 | 0.03 | 1.80 |
(1)由(3)(4)(6)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 .
(2)图中结构(2)内流动的液体是 ,与结构(1)内流动的液体成分相比较,结构(2)内流动的液体中 的浓度明显增大.
(3)比较表中三种液体所含成分的含量,可以推测液体B是 ,它应存在于图中的( )中,是经过 作用形成的.
(4)如果某人的结构(6)出现病变,则在液体C中可能会检测到 (物质名称).
3、
下面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有关实验设计.请分析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 .
(2)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环境温度,应将1号和2号试管放在 ℃的水中.
(3)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 .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 ,最终将被分解为 被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