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34小题)
1、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 水稻和稗草
B . 猫和老鼠
C . 人和猪
D . 蚂蚁和蚱蜢
2、我国的植树节是( )
A . 3月12日
B . 3月15日
C . 5月1日
D . 6月1日
3、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 .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 恐龙骨骼
B . 珊瑚
C . 珊瑚虫
D . 钟乳石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一颗种子发育来的,其实是因为种子中包含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物的( )
A . 营养物质
B . 水分
C . 无机盐
D . 胚
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 . 生长现象
B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繁殖
D . 呼吸
7、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 .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 . 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8、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高大树木顶端叶片中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 蒸腾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吸收作用
9、松树种子与桃树种子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
A . 果实内有种子
B . 没果皮包裹,种之裸露在外
C . 胚珠外有子房壁
D . 球果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10、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最先萌发而突破种皮的是( )
A . 胚根
B . 胚芽
C . 胚轴
D . 子叶
1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不包括( )
A . 氮
B . 磷
C . 钙
D . 钾
12、气孔是由一对细胞围成的空腔,这对细胞是( )
A . 根毛细胞
B . 表皮细胞
C . 保卫细胞
D . 上皮细胞
13、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状况是( )
A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 .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14、下列不属于调查活动的是( )
A . 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B . 班级视力检查
C . 年级身高的统计
D . 人口普查
15、下列关于单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B . 能够完成呼吸排泄和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等各项生命活动
C . 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D . 大多数在水域环境中生活
16、下列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是( )
A . 海带
B . 地钱
C . 肾蕨
D . 苏铁
17、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其目的是( )
A . 便于制作细胞装片
B . 使细胞分散不聚团
C . 保持细胞生活状态
D . 为上皮细胞染色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江水如此美丽的是哪类植物(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种子植物
D . 蕨类植物
19、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作物、家禽、家畜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 . 生活环境
B . 形态结构
C . 生物用途
D . 个体大小
20、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这种现象主要说明了(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C . 生物与环境无关
D . 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21、一台显微镜的物镜有“10×”和“40×”两种镜头,观察中选用了“40×”的物镜.为了把玻片标本放大600倍,此时应选用的目镜是( )
A . 15×
B . 10×
C . 5×
D . 8×
22、叶片呈绿色的原因是( )
A . 叶绿体内含有叶黄素
B . 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
C . 叶绿体内含有胡萝卜素
D . 叶绿体内含有花青素
23、栽培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 . 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B . 增加作物叶片利用光能的面积(提高光合效率)
C . 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D . 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24、胃在人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25、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这些热量是来自稻谷种子的(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26、在大蒜收获的季节,有些家庭爱腌制一种食品﹣﹣“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口,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糖和醋没有进入大蒜细胞内
B . 大蒜细胞能控制糖醋物质的进出
C . 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
D . 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以都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27、夷陵区盛产柑橘,柑橘的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A .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 . 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 .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
D . 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28、在进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
A . 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 . 先盖盖玻片再染色
C . 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D . 快速盖上盖玻片
29、同学们都听过“望梅止渴”的典故吧?在梅子的细胞中,酸性物质存在于( )
A . 线粒体
B . 叶绿体
C . 液泡
D . 细胞核
30、桃花凋谢后不久,结出了桃子,发育成桃子的是桃花的( )
A . 胚珠
B . 花药
C . 子房
D . 花柱
3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p”字样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 )
A . b
B . p
C . d
D . q
32、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顺序为( )
A . a→c→d←b
B . a→b→c→d
C . c→d→a→b
D . a→d→b→c
33、能为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
A . 线粒体
B . 叶绿体
C . 细胞核
D . 细胞膜
34、如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图中所表示的是该叶片正在进行(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运输作用
二、填空题 (共10小题)
1、染色体是由 和蛋白质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 .
3、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 ,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
4、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种子属于 器官.
5、克隆羊多莉与供细胞核的母亲一模一样,说明遗传物质存在于 中.
6、血液属于 组织.
7、草覆虫的结构中能完成运动功能的是 .
8、 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9、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叶绿体和液泡.
10、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生态系统是 .
三、资料分析题 (共1小题)
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以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绿色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种类组成了大自然的整个植物界.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和结构特征,可以将它们分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主要类群.请按要求回答:
(1)植株比较矮小,叶又小又薄,没有根,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并且没有污染的环境中,这类植物是 ,常见的如 .(举一例)
(2)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它们长有羽状叶片,叶片的背后有褐色的块状隆起,即孢子囊群,这类植物是 .
(3)能够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类群是种子植物,包括 和 两大类群.
四、识图分析题 (共4小题)
1、
如图所示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 和胚.
(2)而且胚都由[1]、[2]、[3]和[4] 组成,与玉米种子结构不同的是菜豆种子的[4]有 片.
(3)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填标号).
2、
如图为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的结构由表皮、[①] 和[③] 三部分组成.
(2)③里面的 可以将水喝无机盐输送给叶肉, 能够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送到其他器官.
(3)二氧化碳和氧气是通过[⑤] 进出叶片.
3、
如图所示为根尖结构模式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根尖具有保护作用的区域是[①] .
(2)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部位是[④] ,该区域有大量的 .
(3)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②] 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③] 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4、
如图是被子植物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由②③构成的 和由①④⑥构成的 .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经过 和 两个生理过程,此后,受精卵发育成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五、实验探究题 (共3小题)
1、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 ?
(2)实验设计如表:
编号 | 材料 | 温度 | 空气 | 水分 | 结果 |
1号瓶 | 30粒绿豆 | 适宜 | 充足 | 无 | ? |
2号瓶 | 30粒绿豆 | 适宜 | 充足 | 适量 | ? |
请你推测: 号瓶种子能够萌发,如果他们的实验结果与你的推测相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除了水分之外,还需要适宜的 和充足的 .
2、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设置遮光与未遮光两部分的目的是形成 .
(2)图二是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正确的装置图是 (甲图或乙图)
(3)图二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 (遮光/不遮光)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 .
(4)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3、为了探究呼吸系统作用的过程,杨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用一个纸板把一株植物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隔开,在有茎叶的上半部罩一个大烧杯,里面放一个小烧杯,小烧杯里盛有澄清的石灰水.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要用黑布遮住整个装置,不让光线透入,第二天揭开黑布,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大烧杯内 浓度增加了.
(2)将燃烧的火柴放入大烧杯内,火柴立刻熄灭,说明大烧杯内 浓度大大降低.
(3)这个实验说明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吸收 ,放出 .
(4)实验中用黑布罩住整个装置不让光线透入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