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生物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 动力
B . 支点
C . 控制
D . 杠杆
2、少年儿童的骨柔韧而有弹性,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原因是骨的成分中的含量中( )
A . 有机物约为2/3
B . 有机物约为1/3
C . 有机物多于1/3
D . 有机物少于1/3
3、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 防御行为
B . 繁殖行为
C . 攻击行为
D . 取食行为
4、草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属于( )
A . 分解者
B . 生产者
C . 消费者
D . 消费者和分解者
5、下列属于动物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 . 蜘蛛结网
B . 蜜蜂筑巢
C . 燕子孵卵
D . 鹦鹉学舌
6、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 . 孢子生殖
B . 分裂生殖
C . 营养生殖
D . 出芽生殖
7、微生物的种类繁多.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类微生物引起的( )
A . 细菌
B . 真菌
C . 病毒
D . 放线菌
8、“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爱是伟大的,胚胎在母体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
A . 子宫
B . 卵巢
C . 输精管
D . 输卵管
9、人的新生命开始于( )
A . 婴儿出生
B . 精子形成
C . 受精卵形成
D . 卵细胞形成
10、进入青春期的男生,开始长胡须、喉结突出,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激素是( )
A . 雌性激素
B . 雄性激素
C . 胰岛素
D . 甲状腺激素
11、某果农让同一棵桃树的不同枝条上结出了三种不同口味的桃子,他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 . 嫁接
B . 扦插
C . 压条
D . 组织培养
12、春暖花开,公园里的蜜蜂又忙着采蜜了.蜜蜂的一生所经历的阶段是( )
A . 卵→蛹→成虫
B . 卵→幼虫→成虫
C . 卵→幼虫→蛹→成虫
D . 卵→蛹→幼虫→成虫
13、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 )
A . 原始大气
B . 原始陆地
C . 原始海洋
D . 原始土壤
14、制作酸奶时所使用的微生物是( )
A . 酵母菌
B . 乳酸菌
C . 醋酸菌
D . 青霉菌
15、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 . 界
B . 门
C . 纲
D . 种
16、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 蜻蜓
B . 蜜蜂
C . 熊猫
D . 蜗牛
17、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A . 海尔蒙特
B . 林奈
C . 米勒
D . 达尔文
18、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
A . 地震因素
B . 火山因素
C . 战争因素
D . 人为因素
19、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 . 脑容量增加
B . 会使用工具
C . 产生了语言
D . 能直立行走
20、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 体型小→体型大
B . 低等→高等
C .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 . 水生→陆生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鲫鱼、乌贼等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以 为主.动物利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去适应不同的 ,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2、根据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群,这些类群包括 植物、蕨类植物、和 植物等.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其中外壳的主要成分是 .依据病毒 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
4、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 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途径,生物的 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人、鸟类和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由亲代产生的 结合形成 ,再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6、动物行为受 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 法.
7、水稻和野慈姑都生活在稻田中,它们因争夺有限资源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叫 ;小丑鱼和海葵共居一起、相互依存的种间关系叫 .
8、生殖和发育使自然界生机盎然,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叫 ,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叫 .
9、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的性状,这种现象称为 .同时,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又存在明显差异,这种现象称为 .
10、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 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三、识图题(共2小题)
1、
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上图的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2)如图所示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这些生产者的 作用进入食物链.
(3)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通常每一环节只能把所获得能量的 传递给下一个环节,因此,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据此推测.图中储存能量最少的生物种类应该是 .
(4)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 , 但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 , 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 能力,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
科学家将男女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了下面的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其中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分子片段,这种片段称为 .
(2)图甲所示的23对染色体中,有一对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 染色体.另外22对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 染色体.据图示判断,甲个体为 (男/女)性.
(3)图中乙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这些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
(4)某夫妇生的第一胎是个女孩,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 .
四、分析与探究(共2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日光下 | 日光下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含一定水分) | 干燥 | 潮湿(含一定水分) | 干燥 |
种子萌发的数量 | 23 | 0 | 24 | 0 |
请分析回答:
(1)该研究小组实验的目的是想同时探究 和 两个变量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若将甲组合乙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 , 比较这两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 组和 组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
(4)上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乙组和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 .
2、
著名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图甲)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孟德尔将高茎豌豆(基因型为DD)与矮茎豌豆(基因型为dd),发现子一代全为高茎,子一代自花传粉获得的子二代既有高茎(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
(1)豌豆的茎秆有高茎和矮茎两种不同的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人们把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 性状.这些性状是基因通过指导 的合成来控制的.
(2)图乙中子一代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这一对基因中,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 .
(3)图乙中子一代在繁殖后代时,成对的基因会随着成对 的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 或卵细胞中.
(4)图乙的子二代豌豆中,高茎豌豆占子二代全部个体的比例是 , 这些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